今天,威威换上一身崭新的牛仔服,早早地来到幼儿园。他双手捧着一个盒子,对园园说:“我从家里给你带了好吃的巧克力。”谁知园园一副视若无睹的样子,手中起劲地摆弄她的玩具,头也不抬地说:“我才不稀罕呢,我家多得是!”满怀期待的威威大受打击。

下午回家的路上,他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告诉妈妈:“我失恋了!”

不知不觉中,孩子长大了,无师自通地把心爱的东西送给他(她)喜欢的人,而且还懂得用“失恋”这个词。也许他(她)会有以下表现:披着白丝巾在屋里跑来跑去,寻找做新娘的感觉; 嫉妒谁和谁玩得欢,走得近;大胆宣称××是我的公主(王子),甚至还要亲嘴、结婚!

孩子的这些举动是不是让你大跌眼镜?你可能会感慨,“如今的孩子真早熟!”不,其实这算不上早熟,只是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孩子有“失恋”、“结婚”的想法,表明他对性别、自我、异性已有了初步的感觉,进入了“婚姻敏感期”。父母不理解的原因,是自己小时候没有这样“张狂”过,在严格的集体环境中成长,统一纪律、行为规范遏制个性的发展,“婚姻敏感期”没有产生的机会。

孩子对婚姻的探索是从自身开始的情感学习,是真正社会性认知的开始。婚姻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人际结构,孩子从这里开始探索人和人的关系,并逐渐发展到更复杂的社会关系。此时的孩子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对婚姻充满了向往,他正在学习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对于孩子来讲,对异性朋友的敏感完全是纯心理、纯精神性的。它使人变得向上、助人、自爱,使孩子经历痛苦和快乐。孩子在认真地投入情感,他已认识到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这一过程使他学会了婚姻最基本的要素:找一位两情相悦的异性,而且没有血缘关系,这为他成人以后的婚姻品质打下基础。

不要斥责孩子“失恋”、“结婚”的想法,许多父母在孩子未定型之前,就一厢情愿地把一些所谓“道德”或“正确”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这种做法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剥夺孩子成长的快乐。

让孩子做一个真实的人吧!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感叹无比复杂的爱情纠纷,唏嘘“他与她、与另一个她”之间的情感纠葛时,是不是想过,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在6岁之前得到解决!

育儿启示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