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受不同因素影响,过早被破坏,超过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维持红细胞正常数量时,则出现溶血性贫血。诊断依据:

    1.红细胞破坏过多。血管外溶血时出现黄疸,血管内溶血时出现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

    2.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末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象增生活跃。

    3.红细胞生成时间短。可用同位素测定。

    常见病有先天性红细胞形态、酶、血红蛋白异常。后天性红细胞异常,如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药物性溶血、肝脏病、维生素E缺乏,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及物理、化学因素等。

    儿童吃蚕豆会得溶血性贫血吗?

    每到4、5月份蚕豆上市季节,有些小孩会突然出现黄疸,以为患了肝炎,住进了病房。入院后发现小便像葡萄酒样颜色,有贫血、面色苍白、气急等现象,发病前2天第一次吃过新鲜上市的蚕豆,经过一系列的化验检查,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由于这个病的黄疸是吃蚕豆引起的,所以叫“蚕豆病”。

    正常人体血液内有一种酶,称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它能催化体内代谢过程,产生稳定红细胞膜的物质,而“蚕豆病”的病人正是由于缺乏这种酶,使红细胞脆性增加,发生溶血、贫血,出现上述症状。G-6-PD缺乏的人不仅吃蚕豆可诱发这个病,另外吃蚕豆制品,药物如伯氨喹啉、非那西汀、阿斯匹林、磺胺类、呋喃坦啶等也容易诱发溶血性贫血,有时吃奶的婴儿也可得病,因为他的母亲吃过蚕豆。

    因此在每年蚕豆上市的季节,请家长注意您的孩子的健康情况,尽早发现“蚕豆病”后,及时送医院治疗,如已有“蚕豆病”病史者,不宜再食用蚕豆及蚕豆制品。

热点推荐

最新更新

简单版 触屏版 电脑版
小精灵手机版 060s.com
京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