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母亲的恩情》现在把教学实录记载下来。

一、品情——用文本感染学生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9:《母亲的恩情》(齐读课题),(再深情一点)。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的孩子,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老师很羡慕你们,你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老师更为你们的妈妈感到欣慰,因为你们小小就铭记妈妈对你的恩情!同学们,唐朝有个诗人孟郊他也有一个伟大的妈妈,而孟郊,也像你们一样,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50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

出示古诗1、 指名读。2、 齐读。

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蕴涵着浓浓的感情,因为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好!我们打开书学习第一段。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贴图)

1、 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2、 交流:

a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你找的真好!请同学们看图片:当母亲知道孩子要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在这盏清油灯下为孩子缝制衣服,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夜已经很深很深了,她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

(揉眼、捶背、擦汗)从揉眼、捶背、擦汗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夜很深了,母亲还在缝衣,我觉得母亲很辛苦,疲劳!是呀!这样累还在不停地缝呀缝,这一针一线中包含着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为了孩儿出门能穿上又好又暖的衣服而熬夜,她太疼爱自己的孩子。

生:我读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同学们说的真好,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缝衣时的辛劳和深情。(指名读,齐读)

b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从这句话里,我们明白,母亲是多么渴望孩子能……(学生齐说:早点回来) 期望孩子早点回来母亲怎么做呢?

同学们请看图,这针脚密吗?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密密地缝呢?(这里隐藏着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是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

母亲缝衣的时候针脚缝的密密的,她可能在想:

(我把针脚缝的密密的,孩子呀,你可要早点回来早点回来)

师:哦这密密针脚承载着母亲深深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

师引: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就这样天不知不觉就亮了,儿子终于要走了,她有太多太多的不愿意,太多太多的话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这一路上她有千言万语想对孩子说,同学们想一想: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