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历史秘密。

这段秘密,就发生在1984年10月1日的天安门上空。当时,在天安门广场,正举行举世闻名的国庆35周年大阅兵。

这次阅兵,不仅在地面有数十个威武雄壮的步兵、装甲和导弹方队,而且,天空中也轰隆隆驰过了庞大的机群。但是机群通过天安门的时候,广场上数十万人抬头观看,却几乎看不到飞机的踪影。

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天空里发生了大事情——那一阵子,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九死一生,与天空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自从1959年搞过阅兵之后,中国已经25年没有组织过这种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了,空军根据中央军委要求,用94架飞机组成这支空中的钢铁洪流,分别由“歼—7”、“轰—6”、“强—5”、“歼教—5”4个型号的国产飞机混编而成。而且,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置,也都有了几乎万全的措施,制定了在5种气象条件下的5个出动方案。但是很气人,10月1日这天的天气,比最坏的起飞条件还要差得多!

空军中心指挥所设在北京饭店17楼。空军副司令员李永泰作为指挥现场的最高首长,几分钟后,他就必须作出最后决定。

或者,按兵不动;或者,超气象条件强行起飞——这将冒着极大风险。其结果,有可能是皆大欢喜,但更可能将是一场灾难。

作为一个飞行指挥员,李永泰还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出现的更大的灾难。北京城高楼林立,又是平时的“空中禁区”,飞行员对下面的地标并不熟悉。因为是阅兵,为了更好的观看效果,今天机群的航线高度定得很低,在这种高度,机上的高度表有时并不能显示得很精确。当然,要是没有雾,他对飞行员的技术是有把握的,可是现在大雾弥漫,事情就不好讲了,如果哪架飞机一不留神……这是不堪设想的事情。但作为指挥员,他不应该回避这种可能会出现的局面。今天是举国欢腾的国庆节,航线下面,全是摩肩接踵的人群。今天决不能出现任何类似的灾难。时间到了,这位老军人扛起了千钧重负,下了最后决心——“起飞!”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