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解读幼儿,学会观察是前提,当幼儿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给幼儿一个空间,他会还我们一份惊喜,他们将会在不断的探究尝试中,逐渐地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

一、新问题引发幼儿游戏规则的改变

立交桥终于建好了,孩子们争抢着从筐里拿出汽车,当他们的车行驶到桥上时,建筑师们才发现,上下两层桥面之间距离太近,以致于汽车无法通过。于是,他们要不就绕路向回开,要不就干脆拿起车从桥上面飞跳过去,我建议修改时,孩子们总是淡淡一笑,简单的一句“没关系,我从那边走也可以……”依然玩得不亦乐乎。

一天,建筑区孩子们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桥还没搭好呢不能玩车,你违反规则了。”“我不是玩儿,我就是试试能不能开过去。”“你都试了半天了,试试也是玩儿。”……只见童童拿着最高的玩具双层车正在立交桥的二三层之间来回地开着,另外一个孩子也默许了……

解析

淡淡的一笑,简单的一句绕行,在通车时,孩子们的行为就已经向我发出了暗示,可惜,我没有及时接住孩子们抛过来的球。他们当然希望车从桥上通过,但是,他们真的舍不得拆掉自己辛苦搭建的大桥。游戏中的不方便使他们获得了新经验——搭建双层或多层桥时,尝试用车试一试,显然,简便易行,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在其他孩子看来违背了最初制订的先修路后通车的规则。怎么办呢?改变规则,则要证明原来的理由不存在了。讨论中孩子们发现先搭桥后通车的规则针对的是大家只玩车不搭桥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规则也就可以改变了。于是,孩子们达成共识:“车”不再是运用于桥梁建设后的游戏材料,而是在建桥过程中协助幼儿搭建的重要工具。“车”作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材料,由影响孩子们的搭建到大大发展了游戏。孩子们也不再是机械的建设者,而是有思想有目标的主动学习者——他们每搭一段桥梁,总要用车在上面来回走过,看看是否能顺利通过。桥建成后,他们会发出兴奋的叫声,同时,还渴望同伴试一试,来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快乐。几辆大小不同的小汽车不但帮孩子建出了更科学合理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孩子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