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共20颗乳牙,全部出齐在两岁到两岁半。小儿出牙前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护理呢?首先,要注意口腔清洁。可以用棉签蘸点淡盐水或者白开水轻轻擦洗牙床,也可在喝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喝几口白开水,冲洗掉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即可。快出牙的宝宝会乱咬东西而且经常流口水。这时可以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也可以给宝宝买磨牙饼干,用以促进牙齿萌出。

6个月到一岁半宝宝的刷牙方法:宝宝躺在妈妈怀中,妈妈用一只手固定宝宝的头和嘴唇,另一只手拿清洁的纱布或婴幼儿专用的指套牙刷,蘸温开水清洁宝宝牙齿的内外两个侧面。

一岁半到3岁宝宝的刷牙方法:家长坐在幼儿身后,幼儿背靠在家长身上(大腿或小腹上),头轻微后仰,使家长能直视孩子牙齿的每一个区域。注意将幼儿头部偏45度角,以防口水哽在喉头。家长用一只手固定宝宝头部,另一只手持幼儿牙刷蘸温开水为宝宝刷牙(不用牙膏)。刷牙的顺序:将牙刷毛放在靠近牙龈部位与牙面呈45度角,上牙从上向下,下牙从下往上,刷完外侧面还应刷内侧面和后牙的咬面。

宝宝出牙早好不好

婴儿时期所出的牙,称为乳牙,出牙时间早的在生后4—5个月即萌生,晚的到9—10个月才出。一般1岁时出6—8只牙,2岁时出18—20只牙,出牙的总数约为月龄减4—6只。乳牙共20只。小儿生出牙后,应及时添加辅食,经常咀嚼较硬的食物,锻炼咀嚼肌,促进颌骨和牙齿的发育,多晒太阳,多吃富钙、磷的食物,必要时补充钙片和肌肉注射维生素D。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干纱布或棉签蘸20%的硼酸或苏打水,轻轻擦洗牙床。适当多喂开水,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残留。保持口腔周围干燥清洁,经常用柔软毛巾擦干口腔周围的水。

除了要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家长还要注意宝宝乳牙萌出中的异常现象。

乳牙迟萌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或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即为乳牙迟萌。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此时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由于全身因素引起的乳牙迟萌往往伴有牙齿发育缺陷。遇到这种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查明原因,积极进行全身治疗,促进乳牙尽早萌出。

乳牙早萌 乳牙早萌较为少见,主要包括诞生牙和新生牙。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不久萌出的牙齿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偶见于上颌切牙及第一乳磨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需要拔除。

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称萌出性囊肿。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可切开囊肿,使血液及组织液流出,牙冠外露,牙齿即可正常萌出。

萌出性龈炎 这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牙冠周围的牙龈组织充血,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另外牙齿萌出过程中,尚有部分残留的牙龈覆盖于牙面,被咀嚼咬伤或者萌出中牙冠周围由牙垢、食物等堆积而感染等,都可引发萌出性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