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

首先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给一些字正音,如:咽等字,同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录音在读的时候作者所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听完录音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读,要求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意象这个词语,让学生知道“意象”对于诗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明确:意象是寄予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回顾一下,上堂课我们所学习的《沁园春 长沙》那首词中所采用了什么意象?

明确:山、林、江、舸、鹰、雨等

然后根据意象的含义,找出这首词中所出现的意象

明确:西风、长空、霜、月等

介绍基本知识:

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后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历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这个时候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后贵州军阀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固守娄山关,这时战争打响了25日,红军与黔军再红花园一带相遇,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了高地,牢牢的控制了关口,这时已经是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的映照下,急速通过娄山关26日敌军再次向娄山关反扑,红军再次击败黔军这次战役,歼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赏析词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刚才我们所指出的几个意象,作者在这里点明了战役的时间和环境?分别是什么?作者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一开始,即以写景来点明时间和环境时间:残月天边明的拂晓时刻;环境:西风凛冽,天宇辽阔,雁叫凄厉,寒霜铺地,残月如钩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毛泽东继承了这种手法,以西风、霜晨、残月、雁叫等简练的十几个字构成了色彩浓烈的图画,造成一种紧张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来烘托出在此环境中行军的红军队伍作者初稿为“梧桐叶下黄花发”,意境远远不及“长空雁叫霜晨月” 景物描写中,既曲折地表现了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地战斗生活,又含蓄地刻画了红军在艰苦地环境中不畏严寒、不怕困难地英雄气概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