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不好好地保护,不但会使孩子对事情失去兴趣,还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尊心几乎与自我意思同时萌发,并与之同步发展、强化。自尊是一种社会需求,人们对它的需要,往往超过物质和生理方面。因为人总是生存和发展在群体中,一旦失去自尊,便会会丧失“他尊”,失去做人的尊严。随之而至的就是自卑自贱,自暴自弃,消极深沦。自尊与自主、自信、自觉、自立、自强成正比,能推动人们奋进,形成良好性格,完善自我塑造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心理价值。

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管什么情况下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

1、儿童的自尊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身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深深地影响孩子,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孩子越小,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例如:多关心孩子内心的冷暖;多给他一些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常拥抱他,并说:“孩子,妈妈爱你。”

3、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要时刻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的任何努力都要给予鼓励,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不要只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笑逐颜开,“好孩子、乖孩子”这样叫着,而在他成绩退步的时候,脸一下拉好长,让孩子感觉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成绩。

4、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不将自己的定向强加给子女,批评过错时注意方式、场合、分寸,这些都是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理所必需的。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认真观察,正面引导,消极倾向是不难防范的。

家长只有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才能调动和激发孩子成才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