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助人为乐的崇高 思想,这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起来。父母应该 从小培养孩子这种心灵美。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曾经这样叙述一位母亲的经历:村 里有一个对女儿百依百顺的母亲,在自己心脏病十分严重的情况 下,还挣扎着到学校打听女儿参加野游要带些什么。老师发现她病 重,劝学生留下照顾母亲,但女儿却号啕大哭起来,不愿意失去野 游的机会。苏霍姆林气愤地写道,这是一个悲剧。母亲没有把孩子 培养成一个有起码道德品质的人,没有使孩子懂得,她需要欢乐, 母亲也应当有欢乐的权利,母亲照顾她,她也有义务照顾母亲。这 种悲剧外国有,中国也有。报上常有登载,子女不愿赡养含辛茹苦 把他们带大的父母,有的甚至把孤寡老母赶出门外,以乞讨为生……。 这种悲剧的产生,应该追溯到孩提时期。父母对孩子溺爱, 宁可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无理愿望。当孩子习惯于这种特殊 待遇,对父母或旁人的这种牺牲精神就感到理所当然。他们不会感 到良心上过不去,更不会去关心他人,而只知道蛮横无理,自私自利。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呢? 

第一,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使他逐渐培 养起关心人的情感。孩子很喜欢唱歌,有一首儿童歌曲"我的好妈 妈",唱来亲切感人,大多数孩子都会唱。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 按歌中所说的去做。当他起初只是用单纯的模仿来关心人的时候, 父母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使他逐步理解这样做会给人带来快 乐,是正确的。同时,还可以多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多教一些儿 歌。经过长期有意识的熏陶,使他建立了初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 感,不仅在家里会想到长辈,在幼儿园也会关心小伙伴。

第二,要给孩子从小为别人服务的机会。父母往往看见孩子高 兴就满意,看见他们伤心就不安。一些老年人对第三代的爱抚更胜 过于对待子女。其实,百依百顺反而造成小辈对长辈不尊重,不爱 护。在2、3岁的娃娃身上,也不难看出溺爱造成幼小孩子自私的不 良后果。例如,每次分苹果,爷爷都婉言拒绝,并添上一句"爷爷牙 齿不好,囡囡自己吃。"几次一来,小孙子每次分到爷爷就转身跑开 了,也补上一句"爷爷的牙齿坏了"。言下之意,爷爷理当没吃。因 此,家长不要只是关心子女,应当从小让子女知道父母养大自己不 容易,要懂得感谢大人。

第三、当孩子的自私行为萌芽时,决不能因为孩子小而有所忽 略。有个例子很值得深思,某幼儿园在六一儿童

节那天,发动小朋 友为集体献玩具,主要是培养孩子从小爱集体的观念。然而愿意把 自己最喜爱的玩具献出来的为数不多,有部分孩子带来的是破旧 的玩具,还有极少数不愿意而哭鼻子的。类似这种事情生活中经常 发生,虽然有时是父母的影响,但也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的自私行为 认为是小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日积月累,坏思想一旦形 成就难以纠正,后悔莫及。

第四、身教重于言教。要教育孩子关心人,父母自己首先要做 到经常想到别人,做出榜样。带孩子乘公共汽车,遇到怀抱婴儿的 母亲,应主动让座。对待家中老人要关心爱护,生病了要悉心陪伴 照顾。这样,在父母言传身教的感染下,孩子很自然地处处想到关 心人。有个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看见母亲生病躺在床上,他赶紧手 拿连环画跑到母亲床边,安慰母亲说:"妈妈,我讲故事给您 听……。"他学着老师平时的样子认真地讲了一个又一个,以此让 母亲忘记病痛。他还几次三番跑到厨房对奶奶说;"奶奶,妈妈病 了,您给妈妈烧好一点的菜好吗?"作为一个母亲能有比这更快慰 的吗?孩子发自内心的体贴母亲,并没有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 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结果。天下的父母、长辈都希望能受到子 女、小辈的关心和照顾,那么,首先从自己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