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作为对儿童实施素质培养的一种手段,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尤其在儿童美术教学中适当地安排版画课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儿童创造性与设计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设计性是版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版画作品的最终效果并非由作者直接绘制完成,从“版”到“画”之间要有一道“印”的工序作为中介。作者的构思,工具与技法的韵味,以及不同版种的材质感都要通过印制才能在画面上得以实现。这就要求画家在制版时对作品的完成效果有预见性的把握,也就是要有设计意识。或许有人会说,设计意识作为构思阶段对未来作品的把握和所需手段的设想,对于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何以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呢?这是由版画艺术所具有的间接完成的特性决定的,它使得设计意识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众所周知,儿童绘画的魅力在于它是儿童纯真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不受既往经验和法则束缚的自由表达。而设计性是对材料的选择、使用和想象,属技法范畴的东西。那么,在版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这种设计性,会不会违背儿童的自然天性呢?也就是说,在儿童版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不要强调这种设计意识?笔者以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儿童版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全依赖儿童的天性,一切顺其自然是不可取的,对于儿童来说那仅仅是一种无思想的涂抹,而艺术教育追求的是一种秩序的完美,她教会儿童如何“将混乱的生活服从于一种秩序的安排,以满足人类基本需要。”

面对儿童所表现的情感世界,一方面,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会在孩子的作品面前流连忘返,感到极大的审美满足,甚至会痛感自己在成熟的同时失去了太多值得珍贵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忘记,这种天真的童趣只属于孩子。如果没有他们纯真的笑容,生活将会变得不堪忍受。但这是就社会整体而言。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成熟却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或许也是无奈的过程。儿童美术教育应当在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不仅发现和保护孩子的直觉与灵性,使他们能够顺畅地用绘画面对世界,说出自己内心虽然幼稚、但却真诚无邪的想法,同时使儿童直觉的敏感和本能的创造,随着心智的成熟不是自生自灭,而是得到升华,成为伴随他们一生,且将受益无穷的能力与素质。实践证明,版画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方面应该而且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那么,怎样在版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设计意识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版画中的设计意识包括哪些方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