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是一个正常的,党报发挥其批评功能的新闻事件。然而它恰恰发生在形势瞬息万变的“反右”之前,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撞在了枪口上”。于是“左叶事件”就有了后来那些匪夷所思的余波。

6月8日《这是为什么?》社论发表以后,上面为“左叶事件”定了性:“这件事是被新闻界右派分子加以夸大渲染,借以发动反对人民、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进攻的一个导火线”,“在右派分子有意夸大宣传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为此专门于7月13日召集了一次座谈会,身为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的邓拓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左叶对自己“态度急躁,说话的口气也不妥当”做了检讨,但他声明没有说过“再挤就叫你们滚出去”这样的话,农业部的官员也都为他作了证。接着,各个媒体对自己的“夸大不实报道”做了检查。最后,邓拓做了总结发言,他宣布了对此事件的定性,并补充说:“有一些同志有偏激情绪,没有冷静下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核对一下事实,问问当事的双方,问问在场的证人,分析一下事件的性质,就滥加批评,影响很坏。”邓拓还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身份检讨说:《人民日报》在这个问题上也犯了错误。

事情并未到此结束。8月14日,《人民日报》一版以“新华社13日讯”为电头,发表《新闻工作者协会调查证明:“左叶事件”报道失实》的文章。文章说:右派分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有意用这样一个并不真实的事件来向党和国家进攻,企图煽动新闻界起来攻击党的领导,攻击我们的国家机关和各种制度,要求恢复资产阶级的所谓“新闻自由”。当天的《人民日报》还配发社论《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教训》,说5月间北京上海的报纸喧嚷一时的“左叶事件”,没有查明事实,即轻率地、错误地发了一些关于这件事情的消息和文章,客观上起了替右派分子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凡报道过这件事的报纸都作了检查,不少发表过批评左叶意见的人被打成右派。所幸《人民日报》的袁水拍、方成、袁鹰没有因此打成右派,但也写了书面检查。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