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山雀的喜爱,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分享感受:

(板书课题) 5 山雀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每位同学都认真读了课文,说说读课文后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同学互相交流)

生谈感受:

1、这两只小山雀真可爱。

2、自由的山雀多关心它的朋友啊,它们之间的友谊真够深的。

3、我真喜欢这两只聪明、机智、团结的山雀。

(师根据生的回答适当引导。)

二、读文,抓住山雀的语言品词析句。

1、师: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可爱就格外地受欢迎。那么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小山雀的可爱呢?用心地默读课文,标出相应的词、句、段,细细体会。

2、(生默读,标注)

3、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你标注的文字,谈谈你的体会。

课件:1“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

(1)生朗读,谈体会。

(2)师生评价。

(3)师点拨:这段外貌描写确实不错,颜色词用得准确,“鼓鼓”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山雀的憨态可掬,尤其是抓住了“黑斑”这个特点,一起来读出它们的可爱样子吧。

(4)学生读句子。

课件2“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

(1)生汇报。

(2)师引导学习观察顺序:起初作者用(望远镜)观察小山雀,(板书:远)后来又来到他的身边(碰碰、摸摸),(板书:近)这种观察的顺序就是——由远及近。(板书:由远及近)那同样的,先观察近处,再观察远处就是由近及远。(补充板书)

(3)这部分描写作者和小山雀的动作时用的很多词妙极了,标出来,品味品味。

理解——悄悄地(绕)、偷偷地(走)、碰碰、摸摸、纹丝不动等词语,体会作者小心翼翼,怕惊动山雀的心理,感受小山雀的机智可爱,领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之“静态”观察。

3、指导分角色朗读两只小山雀的对话部分。

师:山雀真的会讲话吗?课文出现山雀的这些语言哪来的?想不想扮演小山雀体会一下当时那紧张又充满友情氛围的情景?

(1)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进行分角色别进行朗读和表演。师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3)重点强调“劝告”与“警告”的区别,体会自由山雀紧张情绪的升级,指导练习朗读。

三、总结延伸:

1、两只小山雀的“对话”让人感动,作者是根据什么猜想到它们的“对话”内容的?(动作、叫声)

师:小山雀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尖叫都令作者关注,其实不仅是动作、叫声,就连小动物们的眼神也会让热爱观察、思考的人们,尤其是你们这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依据板书总结观察的方法和顺序)

2、小山雀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可爱,我们也动笔尝试一下吧。

四、作业设计: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猜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的猜想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外貌 观察顺序

5 山雀 可爱 动作 远----近

语言

(叫声)

教后反思:

掌握学生在初学课文后对文章的领悟程度,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以学定教。朗读能力是在不断地揣摩和练习中得到提升的,在读中体悟,并及时评议。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字义趣味表演读的方式无疑调动了学生主动揣摩、练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把握全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