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儿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教会孩子一定的技能,从小培养幼儿树立自信心。

一、自信的概念

自信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的一个概念,那么,自信是什么呢?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

1.行为成就

效能期望主要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前的成功导致高的效能期望,而以前的失败导致低的效能期望。

2.替代经验

观察他人的成败,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与自己的成败相似的影响,但作用小一些。

3.言语劝说

当你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

4.情感唤起

高水平的唤起可导致人们经历焦虑与紧张,并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信,就是个人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狭义地讲,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效的积极。当你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尝到成功的滋味。

二、培养幼儿自信的重要性

理论意义: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总则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增加了“自信”的内容,这是我国幼教法规在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方面的进步。有关专家认为:“保护自信,培养自信”是有理论依据的。一个人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自我人格、自我能力、自我价值及自我内部心理动力予以深刻认识和充分信赖的基础之上的。学前期是自信心产生和初步形成的关键期,重视和加强幼儿期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人们面对困难、面对问题时,有的人能勇敢的向困难挑战,战胜困难;而有的人一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一味的退缩、躲避,不愿面对,自信的人往往能成功,而自卑的人往往会失败。因此,从小就培养幼儿拥有一颗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孩子面对外部世界的勇气和力量,即自信心,首先来自周围人,特别是成人(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与评价直接影响幼儿的自信心。3—6岁的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所以,教师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幼儿产生不自信的主要原因

在现在的社会中,家里有一个宝宝,那么一家人都会围着他转,有一点磕着、碰着都心疼的不得了。正应了那句: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幼儿的这些不自信的表现,往往是家长过度呵护,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的结果。举个例子:在家长半日活动中,大班有些家长看到幼儿在那里不好好吃饭,怕孩子吃不饱,就跑去喂;而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不好好吃饭,不是跑去喂饭,而是走过去提醒他,让他自己去完成。虽然是件小事情,但后者明显就在潜移默化的锻炼幼儿的自理、自立能力。

引起幼儿不自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家长的过分呵护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指出成人的过度呵护是造成幼儿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现在孩子集数为长辈宠爱于一身,而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欲望,但是成人往往将其视为柔弱个体,总是尽全力照顾和包办,对于一些幼儿能解决的问题,大人也急切的“出手相救”,剥夺了幼儿锻炼与发展的机会,同时扼杀了幼儿求证自己能力的愿望。

例如,在一次跳绳活动中,当大家都在努力的练习时,畅畅一个人拿着绳站在原地,眼睛看着别人跳绳,自己却不动一下,当发现老师看着他时,他很紧张的说: “老师,我的腿动过手术,是不能跳绳的”。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知道畅畅小时候腿部动过手术,但是他妈 妈说并不影响正常活动,也许因为太过疼爱自己受过伤的孩子,他的妈 妈和外婆对他是百般宠爱,有些活动不去, 给畅畅无形的穿上了一层厚厚的“保护衣”,导致孩子想表现自己都没有机会,也不敢去表现。我们周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幼儿年龄较小,能力有限,做事情总是笨手笨脚,大人在旁边看着,往往就自己动起手来,去帮忙,实际上是害了幼儿,使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及活动能力,更缺乏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且长期下去还会造成性格孤僻,不善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形成自卑心理,可见,如果家长过度呵护,不给孩子实践机会,孩子拿什么建立自信呢?

(二)拿幼儿互相比较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这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看到的。但是有些家长喜欢凑在一起,比一比谁家的孩子能干,谁家的孩子学的东西多,拿孩子的优缺点互相比较。

在一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教师请幼儿自愿到前面朗诵儿歌时,大部分幼儿都去朗诵儿歌了,坐在下面寥寥无几的幼儿中,教师发现了平时最爱举手发言的济仁,他竟然没去朗诵。在小朋友朗诵儿歌时,教师走到他位前,小声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啊?你不是会吗?”他偷偷告诉老师说:“老师,我会这首儿歌的,可是我怕自己到时候一站前面就会念错,所以没去。通过了解,济仁的妈 妈,是一个对孩子期望很高的妈 妈,每次接孩子的时候,就喜欢和别的孩子家长一起谈论幼儿的情况,当她听到别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某一方面好的时候,他就会严厉的批评济仁:你看,秋思今天的作业都得了五角星,你的呢……因为孩子经常在这种批评声中成长,所以,导致最后明明会念儿歌,却怕出错而没有勇气站到前面。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拿孩子缺点和别人优点比,还是拿孩子优点和别人缺点比,都是不对的。前者让孩子自卑;后者让孩子自负。

(三)不良的家庭因素

涵涵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也特别的聪明,她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在一次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她和爸爸妈 妈一起合唱的《让爱住我家》赢得了许多掌声,但是上了大班以后,她的爸爸妈 妈却很少来幼儿园,几乎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后来,她的奶奶含着眼泪告诉我们,让我们多照顾一下她,因为最近她的父母离婚了,在家里涵涵也很少说话,请老师多给他一些关爱。在幼儿园里,涵涵的话比以前少了,每天都像有很大的心思一样,有的小朋友会问她:“涵涵,你妈 妈怎么都不来接你啦?”她就会立刻回答:“我妈 妈出差了,过几天就回来。”说完,就跑回座位一句话也不说了。只要一提到关于爸爸妈 妈的话题,她总是去选择逃避或者沉默。

现在,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产生破裂,但是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当看见别人一家三口幸福的在一起,不可避免的让孩子产生羡慕之情,想念自己的家人,从而产生失落感,自卑、不自信也会伴随发生。现在的楚涵,再也没有以前开朗、自信,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家庭不和谐而造成的。还有的父母因为心情不好,说一些过激的话,虽然是家长一个不经意说出来的,但是却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抹不掉的伤害。

(四)教师缺乏与孩子沟通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情绪也会随着外界因素而变化。比如说:开心了会哈哈大笑;生气了,会显得不高兴、不想说话。教师每天都会和幼儿在一起,如果幼儿出现了异样,教师首先能发现,但是,有些教师因为事情多、工作忙,忽略了幼儿的这些细微的变化,不和幼儿交流,也不主动询问了解情况,结果会使幼儿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不好的结果。

我们班的瑞瑞是个特别喜欢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每次上课时他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能够喊他回答,从而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得不到表扬或是犯错误被批评了,他就会显得很沮丧,连续好几天都开心不起来。这时,只要教师找他谈谈心、给他一个肯定的目光、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抚摸,都会使瑞瑞重获信心。

四、增强幼儿自信心的对策

针对幼儿这些不自信的原因,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策略来改善幼儿的不自信呢?以下从五方面入手,看如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一)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

当孩子有尝试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抢着为孩子做,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动手试一试,给它充分的表现机会。当幼儿成功时,父母应给予幼儿表扬、赞赏;当幼儿经过努力没能成功,那么父母也不要用过激的语言去说幼儿,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有下次继续努力的心态,而不是放弃。

(二)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

自信心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与环境交往中,若能获得体验轻松、愉悦、积极地情感,就会产生自信,因而会更加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反之则会产生不良的情绪。

(三)教孩子一定的技能

通过让孩子学会一些技能,如绘画、弹琴、唱歌、表演等,既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幼儿增强自信心。首先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爱好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明确目标,使幼儿努力完成。通过学会一件事情来提高自信心。如:幼儿不会叠被子,那么成人可以通过对幼儿的帮助,使其学会叠被子,并适时地给予赞扬,这样,幼儿的自信就会一点点找回来。

(四)对孩子适度的称赞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成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对待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正确的表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减少心里紧张感。如:对待胆小、怯懦的孩子,大人要经常带他去人多的地方,给他充分的空间去和别人交往,或者经常参加一些节目、表演,在人多的地方发言,通过别人的称赞来提高自信心。

(五)做好教师的工作

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正确运用奖惩,在活动中,教师会运用多种形式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奖励、、掌声、口头表扬,或者一个动作,而幼儿也是通过其心理体验来接受老师的奖惩,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讲,每位教师都懂得奖励对幼儿的意义所在,所以,正确的奖励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应面向全体,尊重个别差异,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小小值日生、遇到困难怎么办、说说心里话等活动。但教师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要注重特殊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自信心存在个体差异,对那些自信心较弱、性格内向的幼儿更应加以重视。平时多观察他们,鼓励他们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五、体会与感悟

(一)沟通是桥梁

幼儿在幼儿园有什么表现,教师都应及时反映给家长,如果发现幼儿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家长可以和教师相互讨论、商量,想出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不能单方面的想问题,应征求双方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应相信教师,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杜绝包办代替,如果什么事情家长都为孩子做,长此以往,幼儿就会有依赖心理,不敢去做事,生怕自己做不好,当然,也不能让幼儿放任自流,要及时关心幼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帮一把,使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用心是关键

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自信心。如果每位家长、每位教师,在幼儿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播下自信的种子,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不断开拓进取,取得成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学会尊重和信任幼儿,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也好,游戏中也好,要充分尊重幼儿的选择,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要一味的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步骤做这做那,尊重他们的选择,并进行适当指导。只有给幼儿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他们才有可能发挥更大的潜能,慢慢的向成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