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振兴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基本国策。加入WTO使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进程加快,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对教育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传统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能显得尤为重要。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区别在哪里?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是预设的课本知识,是学科教学,答案是固有的。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学习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在学生自主的发现、探索、研究后得出;整个过程是学生有兴趣地、独立地完成,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教师起辅导作用;研究的最后结论并不重要,注重的是过程,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完整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对于社会自然的关心、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又自主又合作的工作态度;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研究性学习”符合人“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的本性。

由此看来,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能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学习的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任何改革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两点:历史的需求和符合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性学习”符合人“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的本性,而时代呼唤着要扶持发展人的这一本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强大的动力。“探究性”、“创造性”、“发现”是人的本性,从人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具备,所以应当受到关心和重视,学前教育的改革目前如火如荼的展开体现了这一需求。以前讨论总是围着老师转:“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如何教幼儿”等。如今的讨论是围绕幼儿转:“幼儿对什么感兴趣”“幼儿在学习中会碰到什么困难”等等。对“牛”弹了半天琴如今知道不了解“牛”是无法弹琴的了。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探究性学习”成了改革的主要呼声。幼儿“探究性学习”与中小学提倡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学习”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强调基于自身兴趣,自主的发现性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是带着问题去探索世界,在探索及互动中产生自己的答案。但由于年龄差别,学习的内容、方式也不相同。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是往纵向、深度发展,而幼儿“探究性学习”是从横向、广度发展的,是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始,有着自己的特点。我们要从小就爱护、尊重、发展幼儿“探究性学习”潜能,为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