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读诗文,识认4个生字。

2.读懂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风使周围的景物有哪些变化。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风》一课是第11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由唐朝李峤写的古诗。诗题为《风》,诗文中无一“风”字,但诗句却句句写“风”。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三了解” 的学习过程,即:了解字词――了解句子――了解诗文。那么,“了解字词”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因为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割裂开来,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没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很难入情、入境地主动去了解句子,更难准确把握句中之重点字词。又因为构建开放性课堂意味着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及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鉴于此,我设计了在课堂上采用 “三读”的学习方法,即:读通――读懂――读好。读通,即读文识字,能较为顺畅地将文读下来;读懂,即在读文的过程中,感知诗文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文蕴含的感情,并以此推断诗文中的重点句、词、字的意思;读好,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教与学的动力。

 〖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

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理解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教学设计〗

1.读通诗文,认识字词。

①教师:同学们,你留意过大自然中“风”给你的感受吗?(放“轻柔和煦及猛烈刺骨之风声”的录音,帮助学生尽快回忆“风”曾经给他的感受。)

②听到了风声,能不能说一说“风”?

学生A:当风吹过时,我感觉冷。

学生B:当风吹过时,我感觉凉爽。

学生C:风吹来了,大树狠劲摇晃起来。……

[评点:通过录音唤起学生对生活中“风”的记忆,为学生口头描述风提供素材。]

③教师:唐朝诗人李峤写了一首关于“风”的诗,诗题为《风》,但诗文中却无一个“风”字。这是怎么回事,你想不想读一读?

学生:读诗文,同桌交流,想办法认识生字;

同桌互读,相互检查是否能读通诗文;

抽读生字卡片。

[评点:学生听读课文,识认生字是个好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识字方法。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机械记忆力特强,听几遍后会背,但找不着字的现象时有发生。]

2.体会诗中感情,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诗文。

①教师:请自由读读无一个“风”字的诗文,你感受到风了吗?

学生:自读诗文,自我感悟 。

②教师:如果你感受到了风,请你用你的手做风势,可边读边表演给周围的同学看一看;还没有从诗文中感受到风的同学请仔细听,认真看,可以做手势。

此时,有的学生身子随着手的左右摇摆而摇摆,煞有风过之势;有的学生读到“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时,很自然地加大了手与身子摇摆的幅度,同时提高了声音的高度;还有的虽然动作幅度不大,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朗读兴趣明显提高。可见,学生通过朗读及自己的形体动作从诗文之中逐渐体会到了“风”。

[评点: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发掘教材中“动”的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中将动与思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形体语言表现思维,形体语言又促使思维的细腻和深化。这样,不仅让学生的天性得以展现,而且使学生自觉进入思考的状态,有利于学生乐学情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③教师:你能谈谈你从哪句诗体会到了“风”吗?(生谈,师板书)

学生A:我从“过江千尺浪”这一句知道,风一过,江面上就掀起了大浪;

学生B:我从“解落三秋叶”这一句感受到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就落了下来。……(学生从每句诗中都感受到了风)

[评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通过读、做动作等获得的对诗文的感受,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至此,学生已基本了解了诗文的含义。]

④教师: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读与思来学习诗文,真不错。现在,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

学生A:老师,我不理解“三秋叶”是什么意思。

学生B:我知道。“三秋叶”指秋天的落叶。三秋指初秋、中秋、深秋。

学生C:因为秋季有三个月,所以称“三秋”。

教师:你们知道的真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B:我爸爸告诉我的。

学生C:我想的。

教师:三秋可以说是秋季的三个月,也可以说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大家说说在《风》这首诗中“三秋”的含义是什么呢?

学生:我认为是秋天的三个月,秋天树叶最爱落下。

师:你们的看法对。

学生D:老师,那“二月花”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指每年二月开的花?

教师:大家说说,是这样吗?

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教师:同学们,你记得迎春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随着它的开放,许多花儿是不是陆陆续续地开了?想一想,那是几月?

学生:哦,我明白了,诗中的“二月花”指早春开的花。

教师:你们真会思考!说得不错。

……(学生利用大同小异的方法,又说出了对“入竹”、“千尺浪”等词的理解。)

[评点: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学生自我感悟、理解的空间。]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配“风过之声”朗诵全文。(可个别读,可小组读。读后评价,感悟后再齐读。)

②教师:(引叙)风来了,秋天的叶子……;风来了,春天的花儿……;风来了,江面……;风来了,竹林里的每一根竹子……;风来了,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A:风来了,我妈妈晒的衣服从阳台上飘了下去;

学生B:风来了,街上的人们都带上了口罩;

学生C:风来了,麦子都弯下了腰;

学生D:风来了,吹绿了小草;

……

[评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风来之后周围的变化。]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学习生字。

①做动作背诵诗文(做动作是为了帮助记忆)。

②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A.说一说,怎样写才好看(同桌交流)。

B.写一写,体会应注意什么(组内交流)。

C.评一评,谁的哪个字写得好看(利用实物平台展示)。

D.想一想,怎样记得快。(生:解――用刀把牛的角砍掉;竹――像国画中画的竹叶。)

E.用一用,组词,说话。

[评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因而,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的根本。]

5、作业布置:

a、积累生定。

b、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