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初读课文

1、理解“给予”的意思,让同学说说给予的含义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说,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识记生字,理解新词

1、出示生词开小火车读。

2、说说你理解的词语(课前预习)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小组内分段朗读。(把课文读熟读通顺)

四、作业:生字练习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给予的故事》,初步的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自学要求:请大家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1师:看大家刚才读书的样子,老师真高兴。因为你们读书时非常专注,而且大部分同学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了批注。这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边思边写。

2、 畅谈感受。学生可能感受到的几个场景:(场景一)

(1)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

(2) 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假如是你,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3)师: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实,也就是在我们看来真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然而他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他表现得很坚强。

(4)你对这段体会得很好,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

(读的时候要注意感受到在茫茫的沙漠中行走的艰难)

场景(二):

(1)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

(2)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评价学生的读,并指导学生的读)

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也是一种很好的感悟课文的方法,它能反映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充分表达你对文章人物的情感。

(场景三)

(1)师: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但是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

师:同学们都能设身处地的去想,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虽然你们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你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意识到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

(2)他明明知道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什么还要把水倒入汲水器中?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怎么理解“一种奇妙的灵感”?(宁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试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

(3)读了这段,你除了感觉到他这种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你还体会到什么?

(4)书中无文字,文中无图画,但是你们通过想象,感受到了主人公为自己关爱、帮助别人而兴奋不已,这正是他从给予中体味到的快乐。现在,他想把这种欢乐告诉每一个沙漠旅行者。齐读他在纸条上加的这两句话。

(5)“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请你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这位沙漠中的旅行者发自肺腑的话牢牢地写在沙漠的那把水壶上,时时提醒着在沙漠中将绝处逢生的人们,老师希望这句很富哲理的话,也会时时提醒着我们每一个同学。齐背这句话。

四、想象拓展

后来又有人用同样的办法在大漠之中喝到了甘美的泉水,他门会在纸片上写些什么?

五、读写结合,畅谈感受:

1一段生动的故事,一份浓浓的情谊,一个做人的道理,像甘泉一样流进老师的心田。于是我写了这样的一句话表达读文后的感受。给予了别人善意的帮助也会收获爱的回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我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以后,感受一定很深,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像老师一样,用精练的语言写出来吗?(生动笔写)

3写完的同学板书,大家拜读。

五、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师:1、给予别人帮助,你做到了吗?你收获了快乐吗?

2、你被别人帮助过吗?你心存感恩吗?3、你以后想做些什么呢?

六、课下作业:

1把《给予的故事》将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2搜集有关以爱为主题的文章读,如《善念的回报》、《掌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