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语文课要“返璞归真”,语文课要简单地教,通过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其次是尽可能让学生自主、个性化地学习,用简单的课件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欣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课最高境界应该是“读书课”: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对学生每一次读书都要有明确要求:第一次就是把文章读准确,把生字新词弄清楚,只有读准确了才能读懂。应该说第一次读,大多学生都知道课文的大概内容;第二次就要求把文章读通顺,这是在第一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生字障碍的基础上的具体要求,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能把课文读通顺;第三次应该是“读懂”,这一要求大约在前面两次读的基础上基本解决了。彻底地把文章“读懂”了才能把文章“读好”;第四个要求是把文章“读好”。这是“读书”最高境界,必须在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后才能达到。

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人文因素。就是说语言文字掌握、运用得越好,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就越能完美表达。只有学生自己在语言文字中理解、体会到人文的力量,才可以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11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好生字词,描红生字;

3学习谭千秋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形象,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的读课文、生字词学习。

2、能够初步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汶川地震视频、图片、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

【设计理念】网络资源很好,但大面积地在语文课堂上频繁使用,会导致“喧宾夺主”后果。把语文课上成“电影课”,把语文课上成“美术图片欣赏课”。“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培养学生语感是第一要务。所以要依纲靠本,充分运用好课程资源,包括文章插图。

1、板书课题,指导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2、3分钟地震视频

【设计理念】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不要弄太多的“花架子”,记住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为了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可以在课的开始安排一段简短的视频,把学生引领到“5?12”汶川地震的现场,有了这段视频的铺垫,学生读书更加有兴趣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