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讲盲童的故事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学习角色的塑造,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体会盲童的心理世界,培养坚强的性格。

2、让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材料,感受各种材料的质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幅粘贴画,送给盲校的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盲童的心理世界,培养坚强的性格。

2、激发学生的爱心。

三、教学准备:

彩纸、毛线、剪刀、纱巾、花的图片或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师:眼睛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看到周围的人或者事物。

师:我们通过眼睛看到了周围的人或者事物的形状与色彩,可是这些色彩,是谁赋予的呢?谁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生:太阳,阳光照射在物体上,就使它的色彩呈现到我们的面前。

师:正因为有了太阳,才照亮了世间的万物,色彩才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到。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这一课的学习内容与眼睛有关,与色彩有关。学习来自于兴趣,也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来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能够积极、主动、轻松的进入到学习状态。)

做一做: 你能自己想办法捕捉阳光的色彩么?

(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找到自己独特的捕捉色彩的方法。)

师:请你向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你捕捉的色彩好么?

生:我是这样捕捉色彩的。(展示活动)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来捕捉色彩。你能说一说你捕捉到的色彩的名称吗?

生: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学生认识几种基本色彩,了解他们正确的色彩名称。关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好能渗透到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之中,让他们觉得好像自己就是在玩,事实上是在学习。因为学生毕竟是在上二年级,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不能是死搬硬套。)

(二)师: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试一试: 请一组同学用纱巾蒙上自己的眼睛,站起来,伸手四处摸一摸,走一走。

师:蒙上眼睛后,你们觉得走路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你能拿到你想要的东西吗?

生:没有人指引,连自己的座位都找不到。

师:那么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焦急、茫然、不安全的感觉,也觉得不开心。

(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失去眼睛的痛苦,体会盲人生活中的困难。以往的教学,不管是什么知识,都似乎只是要孩子们用文字去理解,去体验,这是不对的。我们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触觉、味觉、视觉等各个方面都会同时发展,那就是说,认识事物,要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充分的感觉他、体验他,才会使学习知识更有趣味,更加深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