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为学生着想吗?

今天上午听了三年级一位老师讲的数学课,内容是“年月日的认识”,听过后,觉得有些地方处理得不是特别好。尽管课改进行了两年多,但对于非课改年级的老师来说,在课堂上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他的教学理念来。

为了引出大月、小月的概念,教师让学生来观察自己所带来的年历,看一看,都有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还有哪些月份是28或29天,结果很快学生就看出来了,教师也很自然地让学生知道了大月和小月的知识。接下来,据我的观察和她的教学程序,她该讲平年和闰年了,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她故意买了个关子,对学生说:“你们随意说出一个年份,我就知道这一年的二月份是28天还是29天?”于是,大家都纷纷向老师发问,当然结果不出所料,老师都非常准确地猜对了,这时,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到很奇怪呢?”

许多学生都说“是”,但我也很清楚地听出了有几个学生嚷着“不奇怪,不奇怪。”教师此时不会听不到这部分学生的声音,可对此声音教师却充耳不闻,没有理他们,而是说了句:“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奇怪’的问题。”于是,她就出示了两种材料,一种是列举从1989年到2003年每个年份所对应的是平年还是闰年,第二种是这些年份都除以4所得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应该说,学生通过这个教学步骤很容易地发现了平年与闰年的规律。但我想,当面对那种“不奇怪”的声音时,为什么没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这样说的原因呢,说不定有些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掌握,如果那样的话,何不让这些已经明白了的学生去教其他学生呢,教师在其中适当地加以引导。即使不对,教师也可以了解一下学生说“不奇怪”的原因,针对其中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中作以调整呢?我想,这里面还是教师怕学生打乱自己原有的设计程序,怕因此而不知如何应对。这也涉及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为根本目的,还是以教师的教案为准。

下面在引导学生如何计算一年有多少天的这个教学环节时,教师让学生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来计算的。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把属于大月的七个月都当成30天,还有小月的四个30天……”还没等学生说完,教师就打断他的话说:“你的大月还有7天,再计算过7乘以30后,不是应该把它加上呢?”学生还没回答,教师就让他坐下开始叫下一位学生了,后来又有一位学生也是像第一位学生所说的那样,好在老师没有打断他的话,让他说完了,听过后才知道他的意思是先算出有几个30天,然后再加上7,最后是平年的加28天,闰年的加29天,这样就算出了一年的天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