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将环保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三岁~六岁是幼儿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课程必须生活化、游戏化。因此,教师在开展环保教育课题时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幼儿创设开阔的空间,捕捉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最感兴趣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构建知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利用进餐前、后的时机创设有趣的教育情境,带幼儿散步,给幼儿讲故事或表演,引起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平时注意布置优雅、整洁、充满生机的活动室环境,督促幼儿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感情。还可开展“变废为宝”竞赛活动,帮助幼儿把喝完饮料的空罐压扁,放到指定的地方;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置放;组织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的收集及小制作活动,教师或家长可带幼儿到木工厂收集小木块、木屑、刨花,开展木工活动;到造纸厂收集切割丢弃的边角纸,开展纸工活动等, 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资的浪费,让幼儿从中得到实际锻炼,而且还能使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宝,要用心去珍藏,不应随手抛弃。总之,在幼儿园、在家庭中,父母及所有的年长者都应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①在生活中处处节约水、电、纸;②减少浪费、污染,下课后不高声喧哗,尽量使用无香精的肥皂,少用杀虫剂,喷雾剂;野餐力求简单,减少河川污染;③讲究清洁,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保持住家周围环境的洁净;④爱护动植物;⑤认真清理垃圾,不随手将垃圾扔放到路旁水沟或洞里,发现有垃圾,主动清除。要丢弃的容器先压缩,少吃口香糖,吃过的要包好后,再投到垃圾箱里,实行垃圾分类。通过点滴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孩子们的环保素质。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