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实现对孩子“自尊心”、“自强心”的培育

通常意义上讲,良好健康的“自尊心”和“自强心”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良好的“自强心”是在良好的“自尊心”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们的形成时间几乎是相同的。父母从孩子2岁开始,也就是当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进入中后期的时候,针对孩子“自尊心”和“自强心”的培育就应该开始进行了,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自尊心

什么是“自尊心”?

简单的说就是“被重视性逻辑思维”。由于成长所依赖的客观信息环境不同和父母培育目的不同,导致培育方案也不同。所以,不同的孩子,其“自尊心”所关注的点及其表现的“比较环境”就不同,这样一来,不同孩子为培育“自尊心”所需要的信息环境也不尽相同。

如果孩子对“识字”非常有兴趣,那么这个孩子在参加以“识字”为主题的活动(游戏等)中,识字量多少的比较就会成为孩子在这个“比较环境”中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父母对孩子培育的目的,科学合理的在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以及所依赖的客观信息环境中,科学合理的帮助孩子实现“兴趣性逻辑思维”的培育;在此基础上,在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应用“比较环境”种的“比较心理”父母所希望的“客观自尊心”就能得以良好的实现。

自强心

什么是“自强心”?

就是在“自尊心”初步形成后(相对短的时间范围内),能够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期和丰富成长过程中,通过“比较环境”和“比较心理”在信息环境中呈现出更为强烈的“被重视性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的过程。

例如,一个孩子对“识字”非常感兴趣,那么这个孩子在参加以“识字”为主题的活动(游戏等)中,因为没有得到想象的名次或者是老师的表扬而闷闷不乐,甚至会出现不吃饭、拒绝再参加类似的活动或者不上幼儿园等一系列行为表现。这就是孩子“自强心”受到一定伤害的表现。

“自强心”是如何形成的?

父母对“自强心”的合理培育更应当小心谨慎,因为在“比较环境”中, “心理比较”是个强烈的过程,不恰当的培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在没有得到预先设定好的保护措施下自我崩溃。这种“崩溃”,不仅会使孩子已经有的“自强心”受到影响,也同时会使它的“孪生兄弟”——“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此前从培育目的出发,精心培育的“兴趣性逻辑思维”也会消失和改变,那么父母所期望实现的培育目的就很难得以顺利实现了。

在科学合理的培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自强心”和“自尊心”在不断变化,这是因为孩子最初形成的“自尊心”和“自强心”是单纯性质的“自尊心”和“自强心”,很容易受到影响和打击;而随着逻辑思维的丰富成长,其“自尊心”和“自强心”逐步成长成为“复合性自尊心”和“复合性自强心”。

当孩子“复合性自尊心”和“复合性自强心”形成以后,其“自尊心”和“自强心”就有了比较强的抵御影响和抗打击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复合性质的“自尊心”和“自强心”形成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就会有了更多的保障。

正因为如此,父母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为有效提高孩子“心理健康”的抵御力和抗打击能力,适时、适度的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强心”受到一定比例的挫伤(失望)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心理健康”成长影响不大的、一定比例的对“自尊心”和“自强心”的挫伤,在良好的“回抚”培育(及时的安慰、解释和梳理等)配合下,会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强心”更好的实现复合性。这一复合性的良好实现会使孩子逐步呈现出“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等习惯性逻辑思维外在表现;同时也使得孩子在未来的生存过程中,“心理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

“自尊心”和“自强心”在复合性质形成的过程中,其适合承受一定挫伤(失望)的比例遵循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的过程,依次为:第一次“逆反期”前(即0岁到3岁)比例为1:5或者1:6;第一次“逆反期”开始后(即3岁到6岁)比例为1:3或者1:4。父母在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期和丰富成长过程中,合理对“自尊心”和“自强心”进行培育,是孩子未来在社会生存过程中“心理健康”得以最大保证的基础,同时也是孩子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基本保障。

父母提问:如何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自尊心”和“自强心”的培育呢?

父母在了解上述“自尊心”和“自强心”的本质和形成过程之后,在培育过程中应该做到:

一定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在孩子“自我尊重感”形成后,才能谈得上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强心”进行合理培育。否则,不仅不能对孩子的“自尊心”进行良好的培育,还可能会造成与培育目的相悖的结果。

例如,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当着爸爸、妈妈以外或者能让孩子感到非常具有依赖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成员之外的其它人员进行。否则,有些孩子会逐渐丧失“自尊心”,还有些孩子会由于自我维护“自尊心”的需要而逐步形成“掩盖性逻辑思维”(撒谎)和“抗拒性逻辑思维”,并逐步形成经常性习惯性的外在表现现象。

父母带孩子去商场,孩子看见一个喜欢的玩具,

孩子:妈妈我想要这个玩具。

妈妈:你的玩具已经很多了,不可以买。

孩子:不,我就要。

妈妈:不买,你走不走,不走,我和爸爸就走了啊!

孩子:不,我就要。(随后躺在地上大哭。)

爸爸对妈妈:这多人都看着呢,你哄哄她,不要让她哭了,走吧!

妈妈: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前面就有你最喜欢吃的糖果。

孩子:不,我就要这个。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走不走,不走我就打你了啊!

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妈妈就打了孩子几下,开始大声数落孩子,并连拖带拽的把孩子领走了。回家以后又教育了孩子一顿。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小声的严肃的告诉孩子,如果这种表现继续进行下去,那么回家以后就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孩子继续进行,那么回家以后父母就应该按照提醒所说的,让孩子承担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

但在孩子承担这种后果之后,一定要注意运用我们前面所讲过的“回抚”手段。如果孩子因为委屈而大声哭泣,那么就不要说话,等到孩子平静后,把白天所发生的一切重复一遍,指出孩子不对的地方,并明确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之所以这样做都是因为爱他。

当然,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心情都是不同的,如果在公众场合,父母当时心情烦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出现对孩子严厉责怪的行为,那么在这个时候,家庭中其它的成员,千万不要进行参与。父母要做的是,在回家后晚上的时间,加大“回抚”孩子的力度,帮助孩子叙述这个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让妈妈不愿意看到的不好行为不要再发生,以及未来在发生这种情况,妈妈爸爸希望孩子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行为。不过,这种在其它人面前对孩子的爆发性责怪行为,尽量越少越好。只有这样,孩子的“自尊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培育。

针对孩子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这个时间段内“自强心”的培育问题,有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紧张以及对“自强心”理解的不透彻,给忽略掉了。

在这一时间段内,因为孩子复制采集、收集和储存信息的速度明显加快,信息范畴和种类不断拓展,信息量明显增加,以及孩子对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的尝试使用,所以他们在父母面前不断地运用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进行自我表现。面对孩子在这一阶段表现出来的现象,有些父母却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其本质原因而忽视或产生烦躁情绪。

3岁半的多多在画画,

孩子:妈妈,来看我画得好吗?

妈妈:妈妈正忙着呢,让你爸爸看。

孩子:爸爸,过来一下,看我画的。

爸爸:我忙着呢?找妈妈去。

孩子失望地离开。

……

父母也许不知道,他们随意地对孩子进行答复导致了他们丧失了培育孩子“自强心”的良好时机。经常性地这样应付孩子,就会使孩子的“自强心”,当然更谈不上对“自强心”的良好培育了。因此我们建议的方式是:

孩子:妈妈,来看我的画好吗?

妈妈很认真的一边观看孩子的作品:多多画得真好。比爸爸妈妈画得都好。真的是你画的呀?!

孩子:是我画的。

妈妈:多多真厉害!真棒!爸爸,快来看我们多多的画,真的画的很不错!

……

父母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培育孩子“自强心”过程中所实施的鼓励性语言,必须要以孩子的自我表现为前提,或者是父母刻意的根据孩子的优点创造出孩子可以实现“自强心”表现的环境。以这个环境为基础,加入父母认为孩子需要改善的比较弱的方面,然后再运用鼓励性语言让孩子在比较弱的方面的自信心得到逐步增强。但千万不要随意滥用鼓励性语言对孩子进行“自强心”的培育,尤其是在孩子“自强心”表现呈现为被动的环境里,否则不仅达不到培育目的,甚至会使孩子原有的“自强心”受到挫伤和影响。即便是在孩子“自强心”可以进行主动表现而且可以表现的环境中,也不能过分地进行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否则,孩子的“自强心”过度“膨胀”,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对孩子逻辑思维“自控、自抑”能力的培育。

孩子自我主动呈现出的“自强心”表现,或者在父母有目的、有计划地刻意创造出的环境中自我主动呈现出的“自强心”表现,给予及时、适当的语言鼓励,对培育孩子良好的“自强心”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而且不会使孩子的“自强心”在形成过程中出现重大的挫折和过强的“膨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