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是全家人的心头肉,大人的目光总是围绕着嘟嘟,平时只需嘟嘟用手指指,还没有说话,甚至有的时候,嘟嘟只要朝哪里看上那么一眼,大人就会把东西拿来。

其实,满足宝宝的主观需要和生理需要,不难,好家长只做了一小半;满足宝宝心智发展的需要,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父母常常在此遭遇挫折。嘟嘟父母的殷勤恰恰把嘟嘟的“自我表达”需要给剥夺了。

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1—2岁的宝宝,他们的自我表达常常十分困难。他们正处于词汇和简单句的学习期,同时也是学习自我表达的时期。他们的语言表达显得十分困难,每次在表达前,他们都需要从大脑中提取出相关的词组信息,再进行一定的组合。

这个过程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几乎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宝宝却需要相当的时间来完成,结果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宝宝的语言表达跟不上他的肢体动作。用手指着,眼睛盯着,迫切想要什么东西,嘴巴却“咿咿呀呀”半天也说不清楚。

宝宝辛苦,大人更急,所以,有的父母干脆不等宝宝“咿咿呀呀”把话说完,一旦揣摩明白他的意思就把东西给他算了。

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却使宝宝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了自我表达机会。如果宝宝习惯了这种方式,他就会对开口说话、用语言与人交流失去兴趣。

自我表达是宝宝心智发展的一种需要,很重要

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成人学外文一样,只听不说是无法学好语言的。宝宝的语言表达跟不上他的肢体动作,就是由于他缺少表达和锻炼的机会,要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只有让宝宝多多进行自我表达的练习。宝宝每一次的自我表达可以学习:

* 准确的发音;

* 在事物和词汇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 加快大脑提取信息的速度;

* 逐渐掌握语法的使用;

*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 培养自信心。

爱心提醒:

宝宝每次的自我表达练习,都在为他以后“出口成章”打基础。爸爸妈妈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让宝宝练习。因为着急而事事代劳,等于剥夺了宝宝的机会和权利。

爸爸妈妈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及时的提示者和亲切的鼓励者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保持耐心,“让宝宝慢慢来”是最好的方式。当宝宝想要玩具、想吃东西、想出门而开口表达时,爸爸妈妈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及时的提示者和亲切的鼓励者。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