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们不怕辣呀?”我故意插嘴道:“酱油、糖、辣椒在哪里呢?”

“到娃娃家去拿……”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忙这忙那,那俩个扮“小鱼”的小朋友也乐此不彼,一会儿躺在地上假装被刮鱼鳞,一会儿又假装在锅里翻滚、跳跃……(而我只是在一旁引发孩子们共同参与,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涉及到如何分工、如何烹饪等等内容时,我建议孩子们可通过讨论、交流,互补各自的知识和经验,使整个游戏成为孩子自我探索的有效手段。)

哇!哇!远远地又传来了蒙蒙和靖靖的刺耳尖叫。

“怎么啦?”我急冲冲地跑过去一看,只见蒙蒙和靖靖俩的脸上、胳臂上都已被咬出了几道红牙印。

“哇——!老师,小朋友们真的来吃我了,把我身上咬了一大口。”(孩子的告状声真让我啼笑皆非,到底是小班的孩子,他们非常容易把想象与现实混淆。他们在手忙脚乱地烧好了红烧鱼后,就把这两条“小鱼”给吃了起来。)

“蒙蒙、靖靖,知道小朋友为什么咬你们吗?”我问道。

“因为,我们是红烧鱼。”说完,他俩也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吃鱼的时候可不能大口大口地咬,鱼的身上会有许多鱼刺。”蒙蒙大声地说。

“对!”我连忙应道:“鱼刺卡在喉咙里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之后,他们又生成了许多关于鱼的话题:如“鱼身上的剌是怎么排列的?”“ 为什么有的鱼身上有许多刺?而有的却很少? ”“ 为什么鱼会有腥味?有些鱼还有长胡须?”为此,我建议他们可去查找有关鱼的各类资料、VCD及图片。此活动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之久。

三、分析 

新《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还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留心日常生活,抓住时机,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

(一)学会理解幼儿,积极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

新《纲要》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也就是说要视幼儿为独立的人,肯定了现实生活本身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教师不光调整了预定的计划,满足幼儿当前的需要,而且还积极参与到幼儿的生成活动中,这里不单体现教师与幼儿的—种平等关系,更突出的意义在于此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积极引导。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为获得活动,这个获得就是教育活动的学习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

幼儿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奇、好问、好动。在平时的游戏中,听到“捕鱼人”来抓“小鱼”了,大家就尖叫着一哄而散,蒙蒙和靖靖出于好奇,才站在那里说“你来抓我呀!”想看看抓住后到底会怎么样?此时的教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没有以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原因而大声训斥,而是以一种孩童的心态来启发、引导他们继续游戏。(如:老师灵机一动,很有兴趣地问道“有这么大的两条鱼,你们怎么不赶快去抓住它们?”“捕住了‘小鱼’后,我们该怎么了呢?”)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