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涵知识

《“钢琴之王”的微笑》一文主要写的是匈牙利的钢琴家李斯特的故事。文章记叙了李斯特用自己的宽容善良之心,热情真诚地帮助了一个身处困境的小姑娘的感人故事。本文表想了李斯特善解人意,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理解。

这是一篇六年级第一学期的精读课文,反复阅读课文我感到本文的核心概念可以定义为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

1、李斯特的三次“微笑”凸显人格魅力。

文章围绕李斯特的“微笑”展开,以微笑作为文章的叙述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耐人寻味。课文中描写李斯特的微笑有三处,第一处:“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桌,“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您了。”这次的微笑时李斯特主动登门寻找冒充自己学生的人。当他见到脸色苍白的姑娘时,微笑着介绍自己并且向对方询问。由于李斯特的和蔼、亲切,姑娘讲出了自己的艰难境遇。在登门之前,李斯特虽然“清楚的知道”没有学生在这个城市,“更别说开什么演奏会了。”,但是李斯特还是要亲自去探究一下原委。这可以看出李斯特虽然是一位名人,但是他身上有先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的品质。李斯特再见到冒充他的学生的姑娘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微笑”地询问情况,李斯特的言行使姑娘羞愧万分,她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泪水夺眶而出”。更能看出李斯特的亲切、和蔼、宽容的好品质。第二次:“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这次的微笑是在李斯特听完姑娘的解释之后,为她刚才弹奏的曲子,姑娘惊叹不已。李斯特微笑着鼓励她,告诉姑娘也能弹得同样好。由此看出李斯特的善良,能得到钢琴只王的指导,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冒充他的学生的姑娘却偏偏得到了,李斯特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了陷入困境的人。第三次:李斯特也把一束金黄色的郁金香送给姑娘。他微笑着说:“祝贺你演出成功。姑娘你是我所有学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到我的学生的行列”。这次的微笑是同台现已大获成功,李斯特微笑着向姑娘表示祝贺,可以看出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笑、、;为姑娘的进步,位姑娘摆脱困境,以及自己真诚的帮助了别人……李斯特的真诚祝贺既包含了真诚的祝贺,也包含了一语双关的批评。正是这样,姑娘才满脸通红,当然脸红既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对李斯特的由衷的感激,也有一种羞愧。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是百感交集的。

2、姑娘的感情变化凸显李斯特的人格魅力。

姑娘的见到李斯特留下两次眼泪。第一次姑娘听完李斯特的话,脸刷一下的红了,流下羞愧的泪水,衬托出李斯特的宽容之心。第二次姑娘听到李斯特提出要与她同台演出时,激动的握住李斯特的手,眼泪又流下来,这次姑娘留下的是感动与感激的泪水,衬托出李斯特的宽容与真诚。这里的语言描写和神态的描写充分体现李斯特的真诚的态度,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姑娘渡过难关,没有当场揭穿姑娘的做法,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方法,既收了徒弟帮助姑娘圆了自己的谎话,有积极帮助姑娘渡过难关。

从李斯特第一次见到姑娘开始,已经知道姑娘的谎话,并没有揭穿姑娘,而是下自我介绍,接着微笑着询问这位学生的情况,姑娘脸刷一下的红了,流出了羞愧的泪水。当李斯特看到这种情况出现没有直接责怪而是询问具体情况是为什么。面对如此情况李斯特微笑着主动指导姑娘练习并提出要同台演出的方法,姑娘听后惊喜万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再次留下泪水,但是这次的眼泪却是激动感动的泪水。姑娘万万没想到李斯特竟然这样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演出结束后,李斯特位姑娘献花,再次微笑着这是鼓励的微笑同时也带有批评的意义。此时姑娘的脸再次红了,并说出感谢的话,更加衬托出李斯特的善解人意,真诚帮助有困难的人。姑娘的情感变化羞愧转为惊喜再而感动。

二、形式知识

1、以李斯特的微笑为线索叙述,展现李斯特的人物特点。

第一次微笑表现李斯特和蔼可亲,第二次微笑表现李斯特善良的本性真诚的态度,第三次微笑表现李斯特祝贺与善意的批评。这三次微笑表现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体会每次微笑的不同含义。

2、次要人物的描写衬托主要人物李斯特的性格。姑娘的表现与李斯特的表现形成对比,正是因为有了姑娘的羞愧与感动,才使得李斯特这个任务的品质跃然纸上。

3、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彰显人物特点。每个人物的不同表现引发读者的不同的感受。

三、学生分析

课前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李斯特为什么没有生气?为什么帮助他?为什么一微笑为题?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等等

《钢琴之王的微笑》这篇课文中,学生对“钢琴之王”李斯特比较陌生,对其三次微笑的不同意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不能理解李斯特的做法,教学前,应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对“钢琴之王”李斯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使李斯特形象在学生心中尽可能地立体化。

从课文角度来讲,我们刚刚学习过《顶碗少年》,这两课可有一些相同之处,要教育学生在别人身处困境时,给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