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上午,妈妈带着快4岁的儿子旺然去公园,迎面看到两个跟儿子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就鼓励旺然跟小朋友一起玩。没有想到,儿子刚刚参加进去,就大叫一声,接着哭起来。原来其中一个孩子突然往旺然的胳膊上用力咬了一口,虽然没有伤到皮肉,但旺然再不想玩下去了。  

“咬”本无恶意 

咬人,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特有的行为,着实让父母头疼。

从幼儿的发展来说,“咬”这个行为在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恶意,按照“口腔期”的说法,1岁半以前的孩子正处在用嘴探索外界的时期,他们对任何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含一含、咬一咬。觉得安全了,就再用嘴去“探索”其他的事物。但是如果孩子在无意中咬了妈妈的手,妈妈没有及时制止,反而笑嘻嘻地说:“一点也不疼,真好玩!”“宝宝把妈妈的手当鸡腿了!”孩子就会以为这样做能引起大人的注意,得到夸奖。 

心理学家班杜勒的研究也指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尤其是还没有好恶之分的幼儿,会自动模仿看见或听见的行为。例如:一个人攻击另一个人时受到鼓励(有人在旁边拍手叫好),幼儿就会积极模仿;而当攻击者是幼儿喜欢的人(父母、卡通人物)时,也会增加幼儿的模仿性。所以,当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如果发生了咬人的事情,又没有受到周围人的阻止,别的孩子就会模仿,下次这个孩子受到欺负,不知该怎样抵抗,就会用“咬”的方式反击了。  

要告诉幼儿“这是不好的”。 

为了避免儿童把原本没有恶意的攻击行为变成习惯,进而发展成带有敌意的攻击,父母应该很明确地让孩子学习到“咬人的行为是不受欢迎、不被接受的”。

您可以这样做:   

▲用简单的语句清楚地制止

立刻让咬人的幼儿知道:“你不可以咬我!”“我不喜欢你咬我!”“我疼了!”  

▲暂停和幼儿正在做的活动

比如幼儿正和妈妈玩耍,妈妈就不再玩下去了;如果正和小朋友玩玩具,就把玩具收起来,理由是“因为你咬了人,所以不能继续玩了。” 

▲引导幼儿安慰被咬小朋友

让被咬的儿童向咬人的孩子说自己的难过、生气、疼痛,引导咬人的孩子帮助吹吹伤口,或轻轻摸摸疼处说“对不起”。 

▲先发制人,减少咬人机会

对已有咬人习惯的儿童,家长就得多盯着点,当他打算咬人时,家长应快速用手托住他的下巴,帮他把嘴闭上。平时多陪孩子做些有趣的活动,也可以淡化他咬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