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儿受到伤害性威胁或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逃避伤害和减轻紧张焦虑的措施,这就是幼儿的心理防卫。心理防卫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卫是指人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本源上消除心理紧张的产生。消极心理防卫则是指人们采取的行动,只能暂时减轻其内心的紧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内心的紧张。由于能力、经验的局限,幼儿所采取的心理防卫措施往往是消极的。研究幼儿的心理防卫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幼儿的心理防卫措施主要有:

1、宣泄。幼儿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如抱着某样东西睡觉、吸手指、咬被角衣角,拨头发,与其说是坏习惯,不如说是紧张心理的一种宣泄方式。这些行为一是可以使其内心紧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释,二是可以使他们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

2、说谎。在说实话后遭到惩罚或因失误后受到的处罚过于严厉的条件下,往往会在干坏事、做错事后冒险去说谎,而不愿说出实情,以逃避惩罚。

3、攻击、破坏。有些受到教师冷落的会通过攻击老师偏爱的孩子或毁坏老师偏爱的孩子的物品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4、幻想。当幼儿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时,他们往往会暂时抛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5、退化。当幼儿经过多番努力还是无法满足心理需要时,有些幼儿就会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它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有些幼儿利用它来争取别人的同情和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

6、隐居性行为。幼儿在与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交往时,如果经常受到伤害,那么很可能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性行为——不说话,不与其他任何小朋友交往,不回答老师的任何体温,把自己“关闭”起来,以免遭受更多的伤害。产生孤独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孤僻自闭可以暂时避免失败,暂时避免受到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