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马上来临,现在针对面临幼升小的家长来讲,犹如八仙过海,已经开始各显神通,准备和孩子一起迎来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转变:幼儿园变成小学、小朋友变成小学生、在幼儿园的吃喝玩乐变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学习生涯;不再是睡眼惺忪就可以去幼儿园,放学回家也要开始认真完成作业,有教学要求、要面临考试……这个阶段,面临着不适应的不仅仅是变化中茫然适应的孩子们,还有焦虑的家长们:既要考虑孩子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是离家近还是要择校;还要考虑入学后如何尽快适应,包括要不要提前选择托管班等等问题,事无巨细都要细细思量,费心考虑。

所以现在儿子幼儿园里有一些孩子已经开始停课,不是为了休息而是“转战”到了各种各样的学前班:为了让孩子提前知道上学的概念,为了让孩子有上学的时间观,有了让孩子对课堂有一个适应期等等。

然而幼小的过渡与衔接并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习惯上。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特性和心智发展特点,帮助他找到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提升他的综合能力,才可以提前为孩子打下一些应该有的基础,才可以让孩子自然顺利的过渡与衔接。

一、要有生活独立自理的能力。

独立自理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本身就意味着自我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在幼儿园里孩子可以对父母有依赖心,对老师有依赖感;父母、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心智特点对孩子呵护有加。进入小学之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幼儿园里是教室和洗手间在一起的,老师会统一组织孩子如厕;甚至没有太多上课与下课的区别,总是会有老师和孩子在一起;但是进入小学之后就会以铃声为主,铃声响起上课、下课;下课的时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没有老师提醒要去如厕。那么孩子是否具备时间观,是否知道下课时间去解决一下私人问题就尤为重要。有些孩子会在上课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要去厕所……

另外具备独立自理能力的孩子,可以自己收拾文具、整理书包、知道上学放学要做什么、怎样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不具备自理能力的孩子就会丢东拉西,让自己的生活学习一团糟。(强调一点的是,很多家长会以为孩子丢东拉西是个小毛病,总是不以为然。)

二、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说起来可能有些宽泛。详细到学习上的点滴就是:孩子能否抓住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能否独立完成作业、能否具备复习与预习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自我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提前和孩子沟通、引导、示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足够耐心和坚持到底的恒心。

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能够快速的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适合的状态,玩的时候尽情释放,学的时候专心致志。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而如何将别人家孩子的状态,转变成自己家孩子的状态,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

所以说孩子的小学阶段,更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关键的阶段。错误的认识是:孩子的学习是应该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来完成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师者无法万能。尤其是现行的教育,一个老师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即便是有心,也常常会无力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对每个孩子不同的因材施教。

再直白的来讲,学校教育是为了完成学习内容而进行的基础义务教育,至于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以及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不帮助孩子,还要奢望谁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呢?这时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就能够在家长帮助和自我努力下,很快把学习变成轻松、快乐的一件事情。

三、要有各项学科的基本知识或常识。

虽然现在对于要不要提前学习一些学科知识,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能够为孩子负责任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个人以为,想要孩子上学的时候快速适应,那么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常识,还是要孩子提前懂得一些为好。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