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第一周?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苏轼专题学习的积极性。

2、回顾所学的苏轼作品。

3、收集整理苏轼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解读苏轼及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2、通过学生的解读,帮助学生立体化、多角度地认识、理解并且学习苏轼。

3、通过教师总结,让学生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苏轼,以苏轼为楷模,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第二课时?作文邀“苏轼”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苏轼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内涵。

2、明确“苏轼”素材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掌握“苏轼”素材的使用角度。

4、掌握“苏轼”素材的使用步骤。

5、掌握“苏轼”素材的使用方法。

6、学习运用“苏轼”素材。

第三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验的形式,培养学生感悟古诗文的能力,丰富思想,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水平。

2.通过测验的形式,学习苏诗词及其他文章,培养学生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生存智慧。

第四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练习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测验卷的形式,培养学生感悟古诗文的能力,丰富思想,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水平。

2.通过讲评测验卷的形式,学习苏诗词及其他文章,培养学生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生存智慧。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第一周?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

收集整理苏轼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解读苏轼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

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立体化、多角度地认识和学习苏轼。

第二课时?作文邀“苏轼”

【教学重点】

1、掌握“苏轼”素材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2、学习运用“苏轼”素材。

第三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课堂练习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悟古诗文的能力,丰富思想,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水平。

第四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练习讲评

【教学重点】

通过讲评测验卷的形式,学习苏诗词及其他文章,培养学生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生存智慧。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第一周?课前准备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学习苏轼专题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解读苏轼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

立体化、多角度地认识苏轼。

第二课时?作文邀“苏轼”

【教学难点】

运用“苏轼”素材。

第三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课堂练习

【教学难点】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水平

第四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练习讲评

【教学难点】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水平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周?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师煽情 心腹鼓动 网络协助

第一课时?解读苏轼及其作品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作文邀“苏轼”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模仿训练

第三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课堂练习

【教学方法】

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分组竞赛的形式测验(共分四组),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练习讲评

【教学方法】

1.启发、讨论、引导相结合。

2.课前统计好各组学生上一次测验的平均分,进行排名并公布,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周?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一周)

周一:抛出话题诱导。“嫁给苏轼还是李白” “做苏轼还是做李白”

周二:传阅趣文引导。《嫁给苏轼还是李白》《喜欢苏东坡》《喜欢苏东坡》《来生嫁给苏轼》

周三:收集资料指导。要求学生从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收集所学的苏轼作品及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解读苏轼及其作品

【教学过程】

一、第一小组苏轼解读成果交流:

1、苏轼是一位“有情”“有趣”“有味”的男子汉。

2、出示投影:《苏轼一生三不忘》(师生齐读)

3、交流、讨论。

4、第一小组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第二小组苏轼解读成果交流:

1、从苏轼到苏东坡,东坡居士的名号凝聚了他达观的态度和超然的内心。

2、在田间劳作的苏轼是可赞的;不忘文人本分的苏轼是可敬的;以赤子之心待人的苏轼,是可爱的。

3、交流、讨论。

4、第二小组齐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第三小组苏轼解读成果交流:

1、出示投影:《苏轼的品格》(师生齐读)

2、交流、讨论。

3、第三小组齐诵《南乡子?集句》:

四、第四小组苏轼解读成果交流:

1、出示投影:《苏轼的为人及为官》(师生齐读)

2、苏轼对西湖的清理和改造,既表现了一个文人的情怀,又表现了一个地方官和政治家的这样一种理性的思考,他把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3、交流、讨论。

3、第四小组男女生分组朗诵《湖上初雨》:

五、第五小组苏轼解读成果交流:

1、苏轼感觉到人生无常。

2、交流、讨论。

3、第五小组齐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第六小组苏轼解读成果交流:

1、苏轼——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

2、交流、讨论。

3、第六小组齐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七、教师总结

1、出示投影1,并讲解:

2、出示投影2,讲解并板书:

3、结束语:

八、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作文邀“苏轼”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课堂导入)

一、“苏轼”素材的使用角度:

1、坎坷人生,阅历丰富。

2、品性才华,魅力无穷。

3、诗词歌赋,意蕴深长。

4、轶闻趣事,妙趣横生。

5、影响评价,万言难尽。

二、“苏轼”素材的使用步骤。

1、找材料中心的切合点。

2、剪辑围绕中心的材料。

3、表述材料并串联中心。

4、结论结尾再回扣中心。

三、“苏轼”素材的使用方法。

1、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

2、可引用,可化用、可续用。

3、可一个素材用于多个中心。

4、可多个素材用于一个中心。

5、可灵活变换人称角度。

四、结束语

五、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讲明本次测验的目标

二。测验

三。收卷

第四课时?复习相关考点(熟语、古诗文)练习讲评

【教学过程】

一。公布平均分排名

二。讲评试卷

(一)讲评填空题。请四个学生上台写答案,教师校正。

(二)讲评古诗文鉴赏。

1.教师介绍诗歌写作相关背景,以更好体悟苏诗。

2.学生读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

3.教师结合考点讲评答案。

(三)讲评文言文阅读题。

1.《放鹤亭记》是苏轼的代表作,请学生课前查找写作相关背景,以更好体悟苏诗。

2.学生分析各题是什么考点,读答案,教师点评。

3.教师结合考点讲评答案。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解读苏轼及其作品

【板书设计】

苏轼是一位处变不惊,执着追求的人。

苏轼是一位随缘自适、超然物外的人。

苏轼是一位热爱生活,善处人生的人。

作文邀“苏轼”

【板书设计】

“苏轼”素材的运用技巧

使用角度使用方法使用步骤

坎坷人生――阅历丰富

品性才华――魅力无穷

诗词歌赋――意蕴深长

轶闻趣事――妙趣横生

影响评价――万言难尽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

可引用,可化用、可续用

可一个素材用于多个中心

可多个素材用于一个中心

可灵活变换人称角度1、找材料中心的切合点。

2、剪辑围绕中心的材料。

3、表述材料并串联中心。

4、结论结尾再回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