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拼音,写词语。

chā yānɡ
 
zhé lí
 
yōu yǎ
 
yǎnɡ zūn
 
chǔ yōu
 
shū jí
 
kū wěi
 
biān pào
 
zhānɡ dēnɡ
 
jié cǎi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戏(cánɡ zànɡ)
(shì sì)
(kánɡ hánɡ)
放(dìnɡ zhàn)
徕(1ái yè)
开(shènɡ chénɡ)
调(tiáo diào)
(qiè chè)
(fó fú)
舞(zài zǎi)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

2.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

3.极短的时间;瞬间。(  )

4.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

5.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话。

( )堂大笑
能歌善( )
一无( )有
赞叹不( )
开山( )祖
秩序井( )
( )拥而至
随心所( )
毫无( )意
安然无( )
和( )相处
崇山( )岭

你要写的一段话是:____________。

五、读句子,比较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写出意思。

骄傲

1.看到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飞机,我们无比骄傲。 (  )

2.只要取得一点成绩,他便骄傲起来。 (  )

大意

3.小明大意了,把钥匙丢到家里了。 (  )

4.学习古文,首先要明白它的大意。 (  )

新鲜

5.今天妈妈买回来的蔬菜很新鲜。 (  )

6.如今轿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 (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2.这雨真大呀!

把句子改写为夸张句;___________。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蜡烛,如果_________,那_______。

鲜花,如果_________,那_______。

4.“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

“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_______。

七、回忆与积累,解释句意。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一人虽听之, ,思援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4.“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_。朝看水东流,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 。它告诉我们_________.

5.“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元日》: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从诗中我们了解到春节习俗有_________。

7.补写下列句子,并写出其出处。

_________,孰能无惑? 出处_________。

一鼓作气,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

我生待明日, 、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

种树者 ,种德者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

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

八、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上序号,并在后面正确答案上画“√”

( )接着,小花按老师教的方法细心地做起来。

( )于是她想:自己也来做一只风筝。

( )最后,小花去野外放风筝。

( )星期天,小花在野外看到有人在放风筝。

( )看着风筝飞上天空,小花开心地笑了。

( )首先,小花找出制作风筝的材料。

( )想到这儿,她立刻跑回家。

这一段话整理的依据是事情发展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总分结构方式。

九、阅读理解运用

  顶碗少年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项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cuò)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jiǎ),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1.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等手法,把当时的情形如画面一样展现我们眼前。

2.用“__”画出描写少年第二次顶碗失败神态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发老者走到少年面前,嘴里低声说了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把老者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的春节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灯火通宵:___________________。

守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3.除夕的门外一般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你能为你家写上几副春联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段话,描述你们一家吃团圆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

题目:难忘的“第一次”

提示:生活中,我们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去外地旅游”、“第一次走夜路”等。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