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故乡,都有不同的感受。

我的家乡位于贫困闭塞的边远山村,我的家乡人据说都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徙而来的,那是一个既凄美动人,又饱含着沧桑的故事。相传一位老者用一副扁担两个箩筐挑着七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而来这里定居的,因此祖传至今乡亲们都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有一种感恩的情怀,忍辱负重的品质。家乡的贫困,家乡人的苦是叫外地人很难想象的,山高谷峡多是“秃子山”,土地贫瘠多是“薄壳地”,人平仅有的几分“养命地”更是缺雨水,少养分。就是这种地缘条件,家乡人认的是“长就地方生就的命”的宿命论,他们从无怨言,从不埋怨谁,也从不自甘堕落。他们有的是一股拼搏向上的力量, “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世外桃源中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现在的家乡人,住的房子由土墙石板变成了青砖瓦片,走的路由蜿蜒曲径变成了行车马道,照明也由煤油灯变成了电灯,人们不再是穿草鞋和粗布了,不再是吃了上顿无下顿了,可田间地头,月明星稀的时候仍有劳作的身影。家乡人常说,习惯了,闲不下来!

好客是家乡人的传统。家乡人的口头禅是“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无论是那穷苦的岁月,还是好日子的今天,家乡人认为,只有客人经常上门,门户才算立起来了。改革开放之初,信息灵通、先人一步的浙江“货郎子”到家乡做生意时,一住半个月,生意人不好意思,硬是要给生活费,家乡人硬是不要,推让时间长了,家乡人总是这样婉转地拒绝:“山不转路转,出门在外哪有背着锅碗瓢盆的!”几十年过去了,市场经济好多年了,家乡人还是不收一分钱生活费,但是拒绝的托辞有些时髦,“现在交通发达,你留个地址,总有一天我会到你的老家去旅游的!”家乡人总是对外地客人这样说。

家乡人是我做人做事和生存的“启蒙老师”。工作近20年了,离开家乡也23年了,可是梦中的故事还多半是家乡的那些事儿。从蹒跚走路到初食人间烟火,从养猪放牛到熟悉花鸟虫鱼,从锄禾耕耘到掌握百草习性,家乡人的言行习惯和基本的生存知识让我终生受益,家乡人乃真正开启我朦胧与混沌的“启蒙老师”。家乡人虽然大都是平民“布衣”, 没有“喝”多少墨水,但是家乡人互为良师、世代相传的生存之道可真不少,他们知道团结邻里要靠谦让大度,尊重老者要讲孝道,要有所作为就要多读书。这些朴素的处己处人处事的道理不亚于儒家和道家经典书籍对我的影响。

家乡话是独特的原生态音调,那是远古的祖先在劳动中进化延续下来的,它总是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觉得顺耳,特别是在异地听到了乡音,无论是谁,都会激动兴奋,都会焕发精神,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于“梦回秦关”的意境。这些年来,我走南闯北,各种方言都有所感受,也试图学习说过普通话,但总是不习惯,而且还时不时流露出浓厚的乡音方言,有时候还给人一种南腔北调的感觉,但是一回到家乡就洒脱多了,离乡后学习的“洋腔洋调”瞬忽之间忘得一干二净,鬓毛虽衰乡音却未改,说话的音调也响亮了,言语之间的吐词也清楚了,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家乡人啊,豁达而又清淳的乡亲啊!此刻你还是以那温馨、纯朴的目光注视着我,让我们把美好的祝福种植在厚重的泥土里,为家乡孕育出喜悦和希望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