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幼儿采用边讲故事,边引导互动讨论的方法学习

听到从三岁幼童嘴里说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人们的反应,一种是惊诧,一种是怀疑。

我们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讲述这句古训时,用的是不同的方法。

面对三岁左右的孩子,我们会摆出三个动物玩具:大象、猴子、小老鼠,开始与小朋友讨论:“他们三个谁最调皮呀?”

“小猴子。”

“小猴子每天早上到幼儿园,见到大象总是要跳到他的头上,揪他的耳朵,拉他的鼻子。可是呢,大象不生气,而是好好地对小猴子说:‘欺负别人的不是好孩子,你是好孩子。是吗?’小猴子又去打小老鼠,小老鼠一下子就哇哇地哭了,跑去告诉老师。

第二天早上,小猴子又跳到大象的头上,揪他的耳朵,拉他的鼻子。可是呢,大象还是不生气,还是好好地对小猴子说:‘欺负别人的不是好孩子,你是好孩子。是吗?’小猴子又去打小老鼠,小老鼠又哇哇地哭了,又跑去告诉老师。

第三天早上,小猴子看见大象,刚想跳到他的头上,大象就说了:‘我知道你以后不会再欺负人了,因为你是好孩子。你要是总欺负人,就再也没有小朋友和你玩了。’小猴子想了想,觉得大象说的有道理,而且逗大象玩也没有意思,因为他总是不生气。于是,又去逗小老鼠,小老鼠还没有被打,就一边哇哇地哭,一边跑去告诉老师了。大家说,他们三个之中,谁最不乖?”

“小猴子。”

“对了,小猴子爱欺负人,我们不要学他,学了他,就没有人和我们玩了。那么,大象和小老鼠相比,谁更好呢?”

“大象。”孩子们自然崇敬不哭的大象。

于是,我们因势利导地告诉孩子们:“大象是君子,君子不爱生气,还劝不乖的小朋友。小老鼠爱哭,他是小人,我们不学他,学大象。来!和老师一起念;‘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孩子进行的“宽容”教育就完成了。

不过,还要加上一句:“后来,小猴子变成了一个好孩子,不再欺负人了。小老鼠也不爱哭了。他们都变成了君子。”至此,圆满结束。

但是,有没有效果呢?

妈妈带着刚刚三岁的杨杨去看才出生的小表弟,小表弟正在睡觉。妈妈问:“你看,小表弟是毛毛(方言指婴儿)。还是娃娃?”杨杨看了看,因为小表弟没有醒,便回答:“是娃娃。”过了一会儿,小表弟醒来,开始哭。这时,妈妈又问杨杨。杨杨想了想,说:“他是小人。他爱哭。”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至少说明孩子已经知道不爱哭的是好孩子。

五岁的诗雨在幼儿园被几个小男孩推倒,摔得很厉害,小朋友们告诉了老师。

但是当老师问她情况时,她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老师不解,汇报给了她的家长。

当妈妈问她为什么要这样说时,她的回答令人欣慰:“杨老师说要学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要当‘君子’。”五岁的孩子能有如此宽阔的胸怀!

2.对于小学生,采用查字典,互动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

小学生学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教材的第一课。因为是第一次学,所以理解得都很吃力。

教师先让孩子们按照字面的意思直接理解,孩子们很踊跃,纷纷举手发言。但解释得不禁相同,最后基本同意这样的理解:“一个有学问的老人,躺在那里荡来荡去。小人是个不好的人,‘嘁嘁’(长沙方言:偷偷的意思)地常常想去偷东西。”真令人哭笑不得。

接着,让大家讨论这短短的10个字中,最难理解也就是需要查字典的有哪几个字?

大多数孩子都集中于“坦”、“荡”、“长”、“戚”四个字上。

在理解词意时,孩子们感觉最难的是“荡”。字典上,“荡”有五个讲解,孩子们几乎都选择第四个解释:不受约束,行为不检点。教师就让孩子连起来解释。

“君子心里很坦诚,不受约束,行为不检点……不对!”一连起来,就讲不通了,所以被否决。但是一、二、三条也都不合适。

“看看第五条解释。”教师引导。

“浅水湖。更不像了!”孩子们说。

“先想想这条古训是形容行为的,还是形容心理的?”

“心理的。”这点,孩子们很认可。

“那么,浅水湖宽吗?湖水平静吗?有风时,水面会起浪吗?心理起浪是什么意思?”教师一个问题接连着一个问题问,启发着孩子们。

经过这样的启发、互动讨论。孩子们总结出:“君子的心宽阔坦诚,能包容很多事情,就是大风大浪都能够经受得住。”

又如:在学习“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时,因为此条是最后的一条古训,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知识,所以讨论得很顺利,答案很快就出来了:“君子应当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奋斗,永远不停息。用厚重的道德承载事物。”

“什么事物?好事还是坏事?”教师立刻追问。

“坏事啊!比如困难,挫折。”

“那么好事呢?”

“好事还用承载吗?”孩子们反问。

“那么受了表扬时,你就什么都不想了?”教师继续问

“不骄傲。”

“对呀!事物是不是都有两面性?”

在教师的启发和提示下,孩子们明白了:“要用厚重的道德承载一切好的和坏的事物。”引导孩子认识了事物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