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在幼儿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环境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他们进行全部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整体规划,明确步骤

创设富于美术特色的校园环境,其重点在于创设应紧密联系美术教育教学实际,努力适应每个幼儿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和学习,其潜能得到最大开发,成长获得最大快乐。

为了凸显我园的美术教育特色,我园确定了对幼儿园的公共环境进行打造,全园总动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首先学校班子成员应该达成共识:“我们需要创设怎么样的环境才能呈现我们的办学特色?”行政领导通过认真分析我园现有境创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讨论,对教师进行环境创设专题培训,将此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提炼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在确定全园环境创设具体方案后,重点从校园整体环境、班级文化的提炼;活动区角、专项活动室的创设;主题墙的布置等几个维度来进行。以园内评比为有效载体,结合环境创设考评细则,查找问题,再次优化学校环境创设方案,全园动员整改提高,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环境和各班级环境创设。

二、独具匠心,巧妙打造

幼儿园的公共环境从空间和时间上可分为大的环境和小的环境。大的环境是指各班除活动室以外的公共空间,包括幼儿园建筑、室外活动场地、走廊、阳台等;小的环境既班级环境、区角活动区域等”。这些环境既是幼儿赖以学习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又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学校大环境创设:主题突出,关注细节与整体风格的和谐。

1.楼梯、走廊、阳台是孩子们每天经过的地方。

我园利用中江的乡土资源竹片、麻绳等在楼梯墙面、走廊创设生动的美术空间,引导儿童主动关注、探索、感受美。走道墙饰以幼儿的作品为主,老师、保育员利用竹片、KT板边角材料等适当装裱,增强了工艺效果,内容紧扣美术教育活动内容,有水粉画、线描画、沙画、刮画、扎染等。还利用原生态的麻绳、马勺、芦苇帘为媒介美术性地布置,引导儿童主动关注、探索和感受自然美,让孩子在直接地感知和接触自然景物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从而产生多方面的审美体验。

2.营造美术氛围浓厚的楼梯间、阳台,凸显生活美。

楼梯是孩子们每天经过的地方,在儿童日常生活空间中适时地加入特定的美术元素,并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关注,能够帮助儿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如儿童用各种不同的美术技法(如纸浆画、线描画、油画、粘贴画等),以及组合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装饰走廊,把公共生活区改造成美术长廊,不仅能促使儿童以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增强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形成感受美、观察美、体验美的习惯和能力。

3.建立了美术创意室。

我园的美术创意室,一方面通过精心布置的美术空间直接给予儿童以美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为儿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操作和鉴赏的审美材料,帮助儿童深入品位和感受美术,拓宽美术鉴赏的视野,增强美术体验。

我园还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开设有涂鸦、水粉、中国画、创意画等课程,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美术表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如在“扎染”的活动中,孩子们用棉线缠绕白布,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染色,作品展示在北二楼楼厅,既锻炼了儿童合作与动手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儿童的审美兴趣和意识,这也是孩子体验、感知、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最终实现环境与孩子之间的“对话”。

我园在创设园所美术环境时,从区域结构的设置、墙面的布置到资源的配置,都根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推进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从而有效地为儿童的各种美术创作、探索和审美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班级环境创设:一班一品,注重留白与师生共同成长轨迹

班级环境创设遵循从儿童需要出发、儿童发展优先的原则,教师充分关注、充分尊重、充分重视幼儿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需要与方式、学习过程与成效,把引导、支持、促进幼儿发展、适当留白作为班级环境创设的第一核心。

首先,在主题活动背景下,教师们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大胆提出想法、观点和问题,并共同收集和制作环境展示所需要的材料。我园教师通过对本班孩子仔细、全面的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孩子的兴趣与关注点,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一起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如大班的神秘洞主题,老师和孩子一起收集了生活中常见的有洞洞的物品,画出了身体上的洞洞,感知围集的概念,张贴了孩子们用身体搭建的洞洞的照片,还用不同材料搭建了洞洞书吧、洞洞超市等区域。中班的妙妙鼻主题,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鼻子,展示了孩子们收集的鼻子的作用和照片及保护鼻子的方法。小班的小手小脚主题中,展示了孩子们的手印画,记录了孩子们用小手会做的事、了解了动物的手脚特点等。让生动、形象的环境展示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让环境活起来,发挥孩子与环境互动作用,让环境与孩子对话,让孩子的所想、所知、所做能尽情体现,让环境成为幼儿与活动对话及信息沟通的平台。

我们根据班内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将整个活动室分成几个区域,和幼儿一起精心设计、布置,创设一个温馨、宽松、安全的玩耍氛围,在每个区域内有目的地投放许多不同层次、不同操作要求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的)。让孩子喜欢玩耍、变着花样玩耍、玩出智慧、玩出自我、玩出自信,让儿童在玩耍中发展。

(三)公共区域创设:拓展空间,打造充满童趣的儿童“比如世界”

1、建构区

在北楼和西楼的过道里,设置了建构区,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软体积木、易拉罐、奶粉桶、各种盒子、PVC管子、插塑等,小小建筑师们在这里乐此不疲的修建高楼、组合大桥、搭建公园,尽情挥洒他们的灵感和想象。

2、丫丫书屋

在西三楼的拐角处设置了舒适温馨的丫丫书屋,这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摆放了琳琅满目的图书,有精致的图画书、故事书和各种风格的手绘本,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舒适、安静的读书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常常看得乐不思归。

3、体育区

在东一楼的楼梯间设置了体育角,有传统的铁环、高跷、橡筋绳,现代的板羽球、溜溜球、跳绳、皮球等体育用品,一到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欢呼到体育角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体育用品进行锻炼,操场上撒下了孩子的欢声笑语。

4.表演区

在北二楼和三楼的走廊里,分别设置了表演区。架子鼓、三角铁、双响筒……应有尽有,头饰、纱巾、演出服装琳琅满目,还有很多皱纹纸、卡纸、毛线、报纸等废旧物品便于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服装进行表演。

5.动物饲养区

在北一楼楼厅,饲养了金鱼、鸽子等小动物,孩子们每天散步时都会来观察这些小动物,给他们喂食、换水,和它们交朋友。

三、教师成长,收获颇丰

(一)教师认识的提高

美好的事物令人百看不厌,赏心悦目。整体规划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师生的审美水平,增操作能力不断增强,对环境创设的认识和环境创设的策略得到了提高和丰富,幼儿学习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师生的情感得到陶冶。通过让幼儿在过程中积极互动,老师们更加注重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以儿童的语言表现环境,校园环境所传递出的对儿童文化的亲近、鼓励与张扬正是教师崇尚自然、关爱童心、理解童真、赏识童趣的生动表现。

(二)教师能力的提升

通过明确环境创设的内容、布局、步骤、进度,实施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干部的统筹协调能力得到增强,教师也能很快的围绕目标井然有序地完成各部分制作。同时,基本实现了结合我园教育特点和专题研究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空间,无论是楼梯、走廊公共区域功能的界定、还是专项活动室的设置,都能够围绕本园的校园文化、教育特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注重从整体有意识去营造和完善校园文化并挖掘出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园级的艺术教育特色带动班级教学特色,用班级教学特色丰富园级艺术教育特色。同时,通过此次环境创设比赛园行政班子对学校的特色,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教师教育观念有所转变,环境创设能力有了新的变化和提高。

(三)持续发展,再上台阶

每学期结束后,我们都会反思环境创设带给我们的收获与不足,并不断调整环创方案。通过努力,我园在环境创设的目标上,从侧重装饰与美化功能转向了注重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环境创设的人员上,从教师包办和幼儿模仿转向了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创意合作;在环境创设的内容上,从原来零打碎敲和千篇一律转向了各具特色形成系列;在环境刨设的材质上,从原来大批购买和收集成品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了让孩子做环境的主人,让孩子与环境对话,让孩子在创造中成长。在环境创设的方式上,打破年龄界限、班级界限,按照同一主题,博班级之所长,全面呈现我园不同年龄段取得的美术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