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播放图片,感受老百姓深受的双重压迫,在引导学生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老百姓生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政府面临着灭国的灾难啊!在中国土地上外国列强横行霸道,腐朽的清政府懦弱无能,被迫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聊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当时国情的了解,激起学生内心愤怒的情感,从而理解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必要性。】

3、我们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实施过一些改良,如戊戌变法,但都不见效果,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并不是这些改良的药可以医治的,此刻,身为中国人,你担忧什么?

4、你们的担忧也正是孙中山的担忧,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孙中山意识到了要救国必须通过革命的力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身的体验带入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5、阅读64页材料,了解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

发布台:说说小组里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主要内容有:孙中山的生平及从“医人”走向“医国”的道路;孙中山意识到要振兴中华,必须推翻清王朝;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

重点交流:对比兴中会与同盟会的革命宗旨,有什么发现?

(两者都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说明推翻清王朝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同盟会的革命宗旨中多了一项“平均地权”,说明同盟会的目标更加远大,力量更加强大。老师进一步指出:“平均地权”正是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理想的体现。)

6、革命故事会:兴中会、同盟会中,有哪些革命志士?他们领导了哪些起义运动?结果如何?(黄兴、林觉民、秋瑾等,领导了镇南关起义、广州起义等,均告失败。)

对于这些起义的失败,你有什么感受?

7、小结:孙中山此时的感叹:“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设计意图:文本的学习与学生主动的思考联系在一起。惟有学生思考、哪怕是猜测了文本的意义,历史才真正是鲜活的。在老师的引领下,思维的碰撞交锋变成价值感的认同,品德味儿呼之欲出。】

活动三、走近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

1、课件播放武昌起义的视频资料

2、交流感受:受到革命烈士精神的熏陶

3、了解辛亥革命。

4、带着问题阅读:辛亥革命是否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标呢?

交流: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了约法……

【设计意图:阅读视频、阅读文本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其间融入情感和思索,那么便是主动地获取,主动地吸收了。】

5、思考呼应: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每年国庆节要在天安门广场树立孙中山像了吗?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