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课程理论认为课堂就是传授知识,即将前人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而现在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是一种对话、交流、体验和发展。既然是对话,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具备平等、民主的沟通,共同构筑起探讨的平台,从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选择、怀疑和批判,因而得到了发展;既然是交流,必定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的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课程哪能被学生内化;既然是体验,必定有情境,从而把学生引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种情境不仅是话语,而且是实践的,是充满智慧的探究和体验;既然是发展,也就表明教育并不只是照抄照搬,一脉相传,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去创造文化。如今,我们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也正是为这一教育理念的落实开垦了一块新的天地。那么,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立足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

学校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走得更快;另一方面,在接受的同时,思维受到某种条件的限制,患得患失,自我封闭,丢失了个性和创意,而研究性学习更多地关注的是前者。现代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成分,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课堂实际,找准知识切入点,揭示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

例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这样设计问题的情境: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此井该挖何处?请你画一画,说一说。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兴趣,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和猜想,通过交流和研究得到:此井应挖到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上。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教师的追问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画图、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去钻研教材。

又如:在讲解《因式分解》时,讲解概念后,为了加强学生对"因式分解"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板演下面几道题,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因式分解,并展示讨论:

(1)ɑ2+3ɑ-10=ɑ(ɑ+3)-10 (不是)

(2)ɑ2-9=(ɑ+3)(ɑ-3) (是)

(3)12ɑ2b2=(4ɑb)(3b) (不是)

(4)12ɑ(ɑ-b)+18(ɑ-b)=6(ɑ-b)(2ɑ+3)(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