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教师拖堂、擅自设立“午自习”、作业量超时,学校相关负责人将受到严肃处理。

《通知》共作出了9项明确规定,包括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的时间,取消平时考试和期中考试的要求,等等。《通知》出台后受到广泛关注,媒体将其誉为“减负令”。但记者跟踪采访时却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并没有因此而轻松起来。

3月16日下午4点半,下课铃声响后,小学一年级学生刘雨冲出重庆东林矿子弟校,开心地对等在校门口的爸爸说:“这几天我们都没有作业,以后我就不背书包了哟?”“最高兴的是只做一个多小时的家庭作业。”初中二年级的袁同学说,以前做作业一般要花两三个小时,这个学期作业确实要少多了。”

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但许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却不减反增。念小学四年级的苏杭有一张这样的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早上7:15起床,7:30吃早餐,8:15到校,8:30上第一节课,12:00下课;中午,午餐后没有午休,爷爷要抓紧时间辅导上午学习的新课程;下午2:30上课,4:30放学, 回家后要做1个小时的家庭作业;晚上,爷爷辅导至10:00睡觉。周末两天,上午是作文班,下午是国画班,空余时间还要学溜冰和电脑等。

“学校的作业少了以后,爷爷怕我的成绩下降,自己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做作业的时间比以前更长了。”苏杭说。

重庆媒体报道说,“减负令”下达后,重庆一些书店的课外辅导书不降反升,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批量采购”。

家长:孩子“取胜”是关键 教委:孩子“阳光”最重要

“你减别人不减,你不学习别人在学习!”苏杭的爸爸承认,看到孩子很累,做家长的也心疼,但总不能最后弄成别人的孩子在学习,自己的孩子在“减负”呀!

有意思的是,一些同时身为学生家长的教师也对“减负令”心存疑虑。在重庆市区某中学任教的刘老师说,放学时间提前后,许多学生没人管。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家看电视、在外面上网,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学校把学生“管起来”。重庆106中学一位校领导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位校领导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对“减负”表示不理解,甚至要求学校继续补课。

“减负”好是好,如果孩子真正减了负,家长的确也能减负。但家长们普遍担心的是,如果自家的孩子减了,别人家的孩子却加了,那不是要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曾经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减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彭智勇说,网络技术已经将世界变成了“平面”的地球村,教育要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他认为,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和保持终生学习的兴趣。通俗地说,从中小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应该是“阳光”的孩子。

据彭智勇介绍,与“减负令”配套,市教委正在酝酿推行阳光体育运动。而在“减负”令发布后不久,一些中小学生间开始流行跳绳,甚至导致跳绳在重庆一些地方一度脱销。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