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

本节课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并适时给予“导”与“拨”,使全体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习效果较好。首先,发扬教学民主,创造和谐、平等的教与学的氛围;其次,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学习疑难。特别是教学中设计的拓展延伸,使课堂变成了开放型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并使之整合提高。

最后,适时宜地设计课堂练习,并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整节课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句,在读中领会情感,若能在学生小组自学一环节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互读,此环节的学将更加充分。

反思二:

《我的自白书》是革命烈士陈然的一首诗,诗歌主要表现了革命烈士在生死关头的革命气节和英雄气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真正的理想和信仰。在试讲这节课时,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你的偶像是谁?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有没有为你的理想和信仰付出过切实的努力?”我的预设是,学生会答周杰伦等等的明星,我进而引到这节课的主题上来“可是,有那么一代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并且为了这个理想和信仰,他们献出的不仅仅是生命。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可是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他们的回答一下子就切入了主题“我的偶像是陈然。”导语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两代人的不同追求,突出烈士的追求和信仰。所以我又改了导入语:“喜欢周杰伦的同学请举手,喜欢某某的举手。”想把他们从对明星的崇拜上引到对革命烈士的关注上来。可是举手的寥寥无几。他们似乎在等待着我会问“喜欢陈然的举手。”又一次失败。

通过这节课,我在想教师设计导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很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如果只想着自己唱独角戏,课堂就不会得心应手。课堂导入语就是形同虚设,不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以下是我收集的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导入语;

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到。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

于漪老师在讲《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一文时她又是这样设疑铺路的:她上课就写了几个填空题,如( )其( )、如( )其( )、如( )其( )。学生积极参与填了前两个“如见其人”“如闻其人”,而第三个则无法填补。就在学生左思又想苦于求解时,于漪老师给出答案“如临其境”,顺势引入课文:“我们学一篇使大家如临其境的好文章--《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一颗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怎样描绘的(生背)苏舜钦的《谁中晚泊犊头》一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呢?”

反思三:

心情激动于有机会亲身感受各位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有机会和各位名师同台展示,更激动于能和学生们一起感受那革命者惊天动地的豪迈气概。课已讲完这么久了,可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还在回味,思索……

《我的自白书》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革命诗歌。作者陈然是革命烈士,他在敌人逼迫他写所谓“自白”书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充满了凛然的正气和磅礴的豪气,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所谓“自白”变成了讨伐敌人罪行的檄文,预告敌人灭亡的宣言,正所谓“扬眉剑出鞘”,鬼哭我大笑。这样的诗是适合朗诵的,即使我们默读,也能听见那黄钟大吕般的巨响,回荡在历史的天空。诗的用词准确,节奏协调,声调铿锵,韵脚响亮。第一节的一二四句押“ao”的韵,第二句的一二四句押“ou”的韵,,第三句的一二四句再押“ao”的韵,朗诵起来具有无比的气势。特别是“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两句诗,真有立体电影一般的动感效果,酣畅淋漓地表现了革命者覆地翻天的豪迈气概。

于是我选择了这篇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工具性小,人文性多些的高难度文章,选课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课能讲到什么程度,我已不奢求多么圆满了,只想尽力而为。但可喜的是学生的素质和感悟能力很好,比我预想的收获多。现在就课堂教学的优缺点自我反思一下;

一、课堂力图体现的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并适时给予“导”与“拨”,使全体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习效果较好。体现“生本课堂”理念。

另外,引导学生通过“导学模式”阅读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在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提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炼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 “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特别是教学中设计的拓展想象陈然还可能面对什么样的酷刑,也用“任……我不需要自白”这样的句式说话。使课堂变成了思维灵动而开放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并使之整合提高,从而落实“大语文”阅读的理念。

整节课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句,在读中领会情感,在读中获得人文领域的熏陶……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促思”的阅读模式。

二、课堂教学的不足

由于自身素质所限,课堂上实际的教学效果和预想的仍有很大出入,学的不够深,不够透,不够宽。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其实细细分析,还是预设准备的不够充分,设计安排不够合理。这是今后教学中亟待提高的方面。

没有完美的课堂,也就没有完美的教师,从困境中跋涉,从疑惑中领悟,从历练中提升……这就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所收获的感悟。最后就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勉励自己不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