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是通过长期的语言感知和训练积淀而成的,是可以培养的。语感训练的主要内涵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低年级儿童心智水平相对比较低,对语言感受力相对差一些,应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情趣感。教师应善于抓住富有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和趣味,在儿童丰富的想像世界中感知语言,从而达到一种趣而忘返的语感境界。

《春雨》是一首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儿童诗。全诗写得轻松明快,琅琅上口,我确定了“以趣为媒、自读自悟”的教学思路后,便让学生熟读成诵,待上课时大多数学生已经会背了。

师:“这首诗共有几句?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几句?为什么喜欢?如果你来读你打算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喜爱之情?”

(评析: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言文字欣赏揣摩,激发学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生:(充分感知课文后汇报)

生1:我喜欢“点红桃花”。

生2:我喜欢“染绿柳芽”。

生3:我喜欢“唤醒青蛙”、“刨坑种树”。

师:(抓住语感训练的时机)为什么说“点红桃花”而不说“染红桃花”,为什么说“染绿柳芽”而不说“点绿柳芽”?

(小组展开讨论)

生1:因为桃花刚长出花骨朵时,春雨飘在上面,就慢慢地开了。花骨朵很小,所以是“点”红。

生2:因为图上画的柳条是长长的,春雨洒在上面,就好像把绿色的颜料泼上去一样,颜料慢慢地流下来,柳芽慢慢地被染绿了。

师: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第一学段尤其应引导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开展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春雨》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找出训练的比较点,在理解、想像、品味中体会“染”与“点”的情趣感,学生充满童真的表达浸润着对春天、对万物、对自然的热爱。)

师:(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积累、感悟)你喜欢“唤醒青蛙”一句,结合你对春天、对大自然的观察,是谁唤醒了青蛙?

(评析: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使文本蕴涵的人文境界感染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融入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了思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