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6岁的儿子眼里我就是个供他吃穿、给他花钱的哥们。我的话,他想听就听,不想听,就是当着再多的人也敢跟我吵。在学校,他也是处处招灾惹祸的‘小霸王’,老师一请家长,他竟然说‘别找我爸,我们是哥们儿,他没权力管我。’”31岁的刘志峰和妻子都是外企白领,“跟孩子做朋友,大事小情都跟他平起平坐”是他们夫妻俩一直秉承的“教子经”。“两三年前,我总跟朋友炫耀说,看我家的亲子关系多融洽,我儿子有个性,一点都不怕我。现在,我才知道,儿子岂止是不怕,对父母就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我觉得自己的家教挺失败的。”刘先生的话很具代表性。

“一个对父母都不足够尊重的人,对社会、对他人也很难有责任担当,更不会有所作为。”市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虹翔教授表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育心得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我们不要丢弃这些好传统,它们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在家教中,父母要当好三个角色。首先当好家长,其次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第三才是当孩子的朋友。这种“做朋友”主旨是让父母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和自我意识,必须要适度,父母应让孩子心存敬畏,绝不能一味顺从、迁就。因此,父母应牢记自己作为家长和师长角色,在孩子面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即不刻意端架子,又要树立应有的威严,在充分听取孩子意见的前提下,必须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摆事实讲道理,让其诚心诚意地认同。

据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心对862位为人父母的津城“80后”的调查显示,49.6%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自己在家教时只顾得“跟孩子做朋友”,因此孩子经常对家长横加指责,缺乏应有的尊重。专家表示,亲子之间需“长幼有序”,跟孩子“做朋友”要有度。

调查中,67.3%的被调查者说,自己家中没什么长幼、辈分的观念。49.6%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从小跟孩子做朋友,导致现在孩子认为“爸妈只是他的伙伴”,最近3个月来,至少3次以上曾因为家庭琐事对父母大喊大叫甚至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