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财政部提交《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份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军费预算8082.3亿元,较上年涨12.2%,新增军费主要用于增加高新装备、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等4个方面。

尽管我国军费近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统计发现,中国军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10年下降。军事专家也表示,中国国防预算增幅适度温和,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预算多用于高新装备

和以往的两会一样,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备受国内外关注。据新华社的报道,今年我国新增国防费主要用于四方面用途:

1、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

适应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需要,适当增加高新武器装备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

2、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趋势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缓解物价上涨影响,适当调整部队维持性费用。

3、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推进部队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

4、提高多种应对能力

推动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根据我国此前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国国防费有三大支出项目:

1、装备费用于武器装备的研究、试验、采购、维修、运输和储存等。

2、训练维持费用于部队训练、院校教育、工程设施建设及维护和日常消耗性支出。

3、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其中人员生活费用于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和聘用人员的工资、保险(放心保)、伙食、服装、福利等费用。

军事专家认为,2014年增加的国防经费,将重点向武器装备倾斜,训练费用也将相应增长;在军兵种方面,则会重点用于海军、空军以及二炮装备。

海军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在三大支出项目中,装备是最多的,其次是训练费用和人员生活费。

增长仍低于国际水平

2014年我国军费预算增至8082亿元,较 2013年上涨12.2%,这是我国国防预算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年我国国防预算为72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统计过去10年数据后发现,尽管绝对数在逐年增加,但我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至今已经连续10年下降。2003年,我国国防预算占GDP比例为1.63%,此后数据持续下降至1.45%、1.33%,到2013年,这一数字下降为1.27%。

全国政协委员、海军少将尹卓认为,中国军费占GDP总额的比例,和国际上其他大国相比偏低。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比较合适的比例大概是2%-2.5%,但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1.4%-1.6%,远低于美日英等国,也低于3%的世界平均水平。

尹卓还表示,在过去将近二十年时间,中国军费一直在下降,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恢复性增长,这种恢复性增长,10%算不上很高。

另外,在绝对数额上,尽管中国军费已经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但也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美国2014年的国防预算约为5521亿美元,此外还包括807亿美元海外紧急行动经费,其军费约为全国经济的4.3%。日本每年的国防预算将近500亿美元,其自卫队的兵力只有20多万人,人均军费是中国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