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里,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情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然后问大家这是什么。后来出现的结果让人匪夷所思:幼儿园的小孩子说出几十种类似圆圈的物体;小学生只讲出了十几种类似圆圈的物体;到了中学里,就只剩下八九种了;当人们把这个问题拿到某单位里请成年人回答时,成年人则干脆瞠目结舌了,因为成年人不敢讲。

画面过后,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人的年龄越大,思维力越差?为什么小孩子能讲出来的问题,到了成年人那里却一种也讲不出来了呢?

这使我想起了大哲学家穆尔的故事。在剑桥大学,有人问穆尔谁是他最得意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讲课的时候,总是露出迷惘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果然如穆尔所言,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越来越大,渐渐地甚至超过了罗素。当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时,他坦率地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

还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人曾经问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您成为伟大科学家的秘诀是什么?”拉比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母亲的教育分不开。拉比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到家,母亲都会仔细听他讲这一天在学校的情况。拉比说:“她并不特别在意我的课程,却总要问我,今天提过什么好问题。正是‘提好问题’使我成为一个科学家。”

一个真实的故事:1998年底,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时听了某重点中学特级教师的一堂物理课,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师生互动,气氛活跃,语言准确简练,但课后美国客人问:这堂课老师问什么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既然如此,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一位联合国教育官员来中国视察的时候曾说过:越是落后的国家,学生的课堂就越是安静。这话不能不使人深思。

苏州中学是江南著名的中等学府,人文气息浓郁,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纽约著名私立学校CollegiateSchool高中部校长RoyE.Bergeron到该校连续执教两年,感受到与美国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不肯提问。RoyE.Bergeron校长在苏州中学任教期间,一直向学生强调:我不是来教你们英语的,我是来教你们如何学习英语的。

在美国,教师总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是被问倒了还会表扬学生。据《文汇报》报道,上海一重点中学学生,数学特好,却特怕繁琐的演算,尽管他的解题思路、步骤都正确,但答案往往小错不断,就因此高考以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后来,他获得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奖学金而去留学。在大一的课堂上,他总是提出层出不穷的问题。有一次老师被他问得膛目结舌,在实在无法回答的情况下,这位老师请全班同学起立鼓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