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筐堆成的课桌

中秋夜,该给孩子们写怎样的信?牵挂着四川名山县万古乡山林里的那群孩子的伯先副教授正在思索。伯先是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一名副教授。

伯先副教授这群孩子们相识已经五个年头了。从五年前的暑假开始,他领的支教志愿者队伍一支又一支,走进这座大山里的小山村,把牛棚来当教室,果筐旧门板摞起来当课桌,再把果筐倒立当板凳,一切就地取材,创造了“果筐学堂”。说起这些,都源于女儿的一次偶然牛棚里办“果筐学堂”

5年前的夏天女儿归归正在读大一。暑假,归归到乡下帮妈妈看管果园,闲时找来几个孩子,教他们英语、绘画,干得热火朝天。

“爸爸,我在猕猴桃园里支教,可他们没有画纸和画笔,你能不能帮忙带点儿过来?”女儿的电话,让伯先兴奋起来。

“女儿居然为我铺好了路。”伯先说,他赶紧买好东西,驾车朝万古乡驶去。父女一会师,他就与女儿钻在一堆商量如何把支教这个事情做好。他俩将果园一间牛棚收拾出来当教室,两个果筐一叠再铺上五六面从旧家具上拆下的门板当课桌,果筐倒立当板凳,这就成了“果筐学堂”。

伯先和女儿确定了“果筐学堂”的几大原则:无偿,不交学费,学习文具由学堂提供;自愿,学生自愿,老师也自愿;互补,学校开学,这里停课,学校放假,这里开课;开放,不设定教学大纲,不教授已有课程,不重复应试教育。

今年回成都,伯先带回了13个档案袋,里面装着几十名孩子的档案。为何要为孩子们建档案?伯先说,这是为了让每一个志愿者来之前就熟悉每一个孩子。“即使志愿者走了,我们也要把这种关爱与关怀持续下去。”伯先说,他要求志愿者要给孩子们写信,并要求孩子们回信。这一来二去,对孩子们来说,既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也是一种写作的煅练。

伯先喜欢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揉进“果筐学堂”里。

今年夏天,他还开了个果筐超市。让孩子们采摘自己家里吃不完的菜,理整齐后,制作一份蔬菜介绍,为自己的菜撰写广告语、标价,卖给志愿者们。吃不完的菜,供大家野炊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