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题”形式的开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又要避免幼儿表现形式多、杂而无主线的情况。因此,以“主题”形式开展,较为适宜。

主题活动的时间,我们通常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不定期更换。主题活动的内容,我们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美术表现题材,还根据幼儿最热门的“话题”来确立主题,如:“蓝猫”、“天线宝宝”、“弹珠警察”、“奥特曼”等。另外,我们还尝试结合家乡风情为幼儿创设主题,如:“水乡嘉兴”、“南湖春色”、“古运河畔”、“船”等,使活动形式充分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在自创主题“船”活动中,我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船。为了提升幼儿经验,我设计了综合活动:各种各样的船,让幼儿在了解船的基本特征后,用各种废物制作“船”。就在幼儿们热火朝天地动手操作时,我发现欣欣却坐在那一动也不动。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你为什么不做呀?”“我不会!”“那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啊!” 马冯琪主动地来到了欣欣身边开始操作,可我发现欣欣只是在一边看着,并没有真正动手参与。由于时间关系,教学内容只好告一段落,我把船投放到了美术区中。下午,我意外地发现了美术区中的欣欣,她正独自用二个牙膏盒在创造一艘游艇呢,一会看看,一会又笑笑,正沉浸在喜悦中。课堂中毫无兴趣的她,此时竟然如此陶醉?

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了幼儿内在的活动动机;主题活动的形式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使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三、适当的介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材料,也需要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美术区域中,我们投放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工艺美术品,如:贝雕、名画、工艺盘等,这些作品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可是幼儿对于作品的欣赏往往仅凭自己的喜好判断,无法理解作品深刻的意境。此时,我们就必须适当介入,以开放性的言语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研究画法;启发幼儿对比思考、展开联想;诱发幼儿的艺术直觉和创造潜能。让幼儿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扩展思维的广度;感受不同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得到参与艺术、体验艺术并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也提高了欣赏技能、提升了审美概念。

四、作品的价值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对于幼儿的活动,教师应给予充分关注,并做出合理评价。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源源完成了一幅蛋壳贴画后,大声表扬了他:“源源贴的小鸟真漂亮!”没想到幼儿们都笑了起来,一头雾水的我只好“请教”作品的主人。“老师,我贴的是飞机,这是机翼……”他指着我“心中的翅膀”告诉我。我明白了,不是“眼光”出的问题,而是“理解”出的问题。鼓励幼儿参与自评、互评等形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解释与说明,明确幼儿的创作意图。就这样,幼儿的自评成了我们对其评价的基础。

对幼儿所创造的作品更要珍惜,可以作为游戏材料投放到其它区角中;也可通过展览或装订成册的形式展示,吸引幼儿与家长的关注,增强幼儿的创作积极性;还可以将其布置到活动室内,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感和教师对其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五、自由的组合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由于幼儿间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比较接近,孩子最容易从同伴之间获得学习,产生灵感。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幼儿们自由组合、搭配,一幅出色作品的完成往往是几个好伙伴合作的产物。一次,在观察中我发现平时老爱打闹的嘉嘉和奇奇居然成了好朋友,他们正一个人负责剪纸,一个人负责粘贴,在完成一幅漂亮的“海底世界”呢!看他们配合地这么默契,使我深刻体验到了美术区域活动是培养交往、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教师。通过对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二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明确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更新了理念。对幼儿所表现出的一些“有创意的行为”易于接受,激励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也为我园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努力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艺术活动真正成为放飞幼儿思维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活动区的创设、利用与活动指导》 冯晓霞著

3、《对美术教学的意见》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