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古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一定是有差异的!传说中,龙有九个儿子,他们的长相各不相同,性格各异,所以,作用也就不同!但却都不是真龙。所以又有“龙生九子”,各不成龙之说。

“龙生九子”并非是说龙就生了九个儿子,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经常以“九”来表示极多,是一个虚数,也是尊贵之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意思是龙生了很多孩子,但没有一个成就真龙。

龙有九子的传说由来已久,但是究竟叫什么名字,都长得什么样,一直没人知道。直到明朝的时候才出现了关于这“九位龙子”的各种说法。如明代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陆容的《菽园杂记》、杨慎的《升庵集》、李东阳的《怀麓堂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版本较多,说法不同,分别概括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貔貅等。

九子的形象多饰于古代汉族建筑或器物上,用作辟邪驱魔,以保安宁,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下面就来告诉你,这九位龙子都叫什么,长得什么样子,他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1、老大囚牛(qiúniú),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3、老三狴犴(bì’àn),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讼,常见于古代牢门之上,震慑囚犯,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是辨明是非,伸张正义的神兽;

4、老四狻猊(suān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5、老五饕餮(tāotiè)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常见于古代烹饪鼎器上,夏商青铜器便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是品尝美味,鉴赏佳肴的“美食家”。

6、老六椒图(jiāotú),形似螺蚌,性情温顺,常见于大门上,衔环守夜、阻拦小人、是求学、求子、升职的保护神;

7、老七赑屃(bìxì)(霸下),龟形有齿,气大好负重,常背负石碑于宫殿中,是长寿、吉祥、走鸿运的保护神;

8、老八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好张望,常站立于建筑物屋脊,作张口吞脊状,是宅院守护,驱邪纳福,安居乐业的神兽;

9、老九貔貅(pixiu),又叫辟邪,生性凶猛,专吞金银肚大无肛,只进不出,即能招财,又能守护财富,掌握财运,是招财进宝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