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永恒的事业,创新——永恒的主题。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纪,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创造力的培养是每个教师应面对的重大课题,无疑课堂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发展,让创新走进课堂,下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创新地教

教师“创新地教”是学生“创新地学”的重要前提。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教学创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勇力。

(1)转变旧观念。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观念是实践的指导,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改革,教师唯有彻底转变观念,才能将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的目标落到实处。

(2)树立新理念。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没有主动地参与。教师创新就是要使教师建立新型的观念:由重结果转向过程,由重继承转向重创新,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因此,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新理念,放下教师的权威架子,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把真诚的微笑洒向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应把新的教学观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应用创新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启迪动手动脑,主动探索,使教学黑字程成为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正视学生的潜能,承认学生能主动发展,视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发现、创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获得过程。

(3)坚持“育人为本”,教师须做到:摒弃“以本为本”理念,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部解脱出来,逐步建立起“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并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将教师过度的自我表演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

让创新走进课堂的关键是在教师,由于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因些愈有创造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二、创新地学

学生创新地学习是教师创新地教的结果。学生已不再“迷信”教师的权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力求标新立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乐于创新,学习创新,学会创新。在教师的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和各种教学方法的启发指导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最后达到创新的新高度。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