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在括号内填字,这两个字应是一组反义词。

1、出示例题,指导审题。(反义词、成语)

2、独立完成练习。

3、交流

(1)指名交流词语。

积(少)成(多) 转(危)为(安) 名(副)其(实)

弄(巧)成(拙) 争(先)恐(后) 口(是)心(非)

(小)题(大)做 (阳)奉(阴)违 (明)争(暗)斗

(2)选择你了解的一个成语,说说意思并造句。

4、拓展:说说你知道的类似结构的成语。

说明:

这些成语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对于五年级的孩子填写应该不难。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审题,找寻规律,并适当补充类似结构的成语。在交流词语时,可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这些成语虽然常用,但一些学生对词语确切的意思实则并不清楚,运用仍有困难,所以教师的指导评价很重要。

二、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独立审题,说说你“审”到了些什么。

(1)出示题目和例句。

(2)理解补语。(要点:关注“得”的使用,体会补充部分的作用)

2、完成练习。

3、交流,评议。(要点:是否补充说明;恰当否)

如:

(1)严冬季节,屋子里冷得像冰窖。

(2)家里的钥匙不见了,妈妈急得头头转。

(3)经过一番苦战,陈明获得了乒乓比赛的单打冠军,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4、拓展:平时作文中你也一定用过这样句式,你能否介绍一些自己满意的句子。

(1)交流

(2)评议,体会恰当补语的使用在文章中的意义。

说明: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讲一些语法术语,但教师必须了然于胸。尤其是这样的补语在作文中被经常运用。“得”的随意书写与这样的句式结构不理解有着一定的关系。体会“补”的针对性,也是极有讲究的。让学生回顾曾经作文中用到的这样的句式,一则引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则是将综合练习与作文勾连起来,使得今后提笔写到时,要有所思考。

三、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理解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用法。

出示例句1:华罗庚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1)体会“一边……一边”这个并列式关联词的作用。

(2)思考: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可伴随动作或事件)

出示例句2:惟一能挣钱的方法是上山砍柴。

(1)理解“惟一”,以及在此句中的意义。

(2)思考:这个词一般可与哪些词语搭配

2、生交流造句,评议是否恰当。(完整、正确、不宜过长)

说明:

这两句句子在运用中需关注的地方是不同的,前者作为并列式的关联词,更多的是需要提示学生这两个分句间必须是可伴随性的事件或动作;后则在关注搭配是否合适的同时,更要重视句子在加上此词后语意上的差异和情感上的不同。在评价中,还要引导学生造句尽量不要采用过长的句式,表意要清楚,句子要完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