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观

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工作匆忙致使农村小学生不能像比城里孩子那样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深,不能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上认识自己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教师要结合实际帮助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学习观。这需要我们教师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向学生介绍为祖国繁荣富强民族独立强大而努力学习的典型英雄人物故事,如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等的故事,让他们的勇于探索、科学执着的精神感染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农村地区小学的学生,生活圈较小,视野相对狭小,往往会对新事物好奇心强,我们教师更要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动态,通过新事物、新消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学习的情绪,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创设切近农村生活实际的情境来调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这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易于亲近的、易于接受的途径、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那样他们学习的情绪会更高,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探索数学的应用。如一年级上册的“比高矮”,可以让学生联系学校的实际比较学校里的枇杷、莲雾等果树的高矮;六年级的下册“按比例分配”可以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要求配农药杀害虫,配比不对,轻的喷农药劳而无功,重的则瓜菜会遭殃,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细心,又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

三、重视农村学生的心理疏导

相对而言,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如城市里的,城里的孩子在校学习生活上遇到的挫折或心理障碍,其父母大多能帮助而顺利解决;而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很多家长由于缺少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能会无法疏导或疏导不到位。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去疏导,帮助农村学生走出心理的阴影,让学生勇敢地站起来面对挫折和失败,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否则学生很容易造成产生厌学感、脱离群体而误入歧途,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以往很多数学老师不够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渐渐疏远了师生之间关系,不利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如本人在一年级的看图形写加法或减法算式题,有位好强取胜的学生由于审题疏忽而出现列式错误,这时如果直面学生的错误必会挫伤其积极性,需要老师先肯定他的算式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不是本题所要求的,而再给他一次机会修改下图形使其列式是正确,这样使他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