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紫苏辛温,可以发散风寒,理气和中,治疗风寒表证和脾胃气滞证,龙胆草苦寒,可以清热泻火,且能燥湿,治疗肝胆实火和湿热证等。

  有些药物气味相同,其作用也相似,如橘皮、佛手等药,皆为苦、辛、温,故都有燥湿理气的作用。但有的药物气同而味异,或味同而气异,它们的作用就不同了。如黄连和芦根都是寒性药,但黄连味苦,能燥湿,治湿热证;而芦根味甘,能生津止渴,治疗热病津伤之口干烦渴等症。再如生姜与薄荷都是辛味药,具有发汗解表的共性,但生姜性温而散风寒,治风寒表证;薄荷性凉而疏散风热,治风热表证。

  有的药物一气而数味,其作用也相应的增多。如桂枝性温,而味为辛甘,辛温能散风寒,而甘温可温通心阳,治心阳不振的胸痹心痛等。

  要正确用药,必须在辨证正确的基础上,掌握药性,运用药物,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又不懂药性而私自服药,不但治不好病,而且有害人体。如有的人患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患者却认为是身体虚弱,而服用甘温的党参、黄芪、桂圆肉等,结果造成头痛加剧、口干鼻衄等现象。因此,患病以后,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这样比较可靠。若家庭用药也必须仔细观察和分析病情,结合药性,做到气味结合,全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