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劝谏兄弟或朋友需用什么态度?老师举了哪些实例?

劝谏兄弟或朋友,最重要是自己要先做好榜样,自然而然就能够去感化他人。

如:1、汉朝郑均去做仆人,并把用整整一年劳力赚的钱全部奉献给他的哥哥,并劝谏哥哥:“我们缺的东西,只要靠我们的劳力,然后赚到了钱就买得到;但是人的名誉只要丧失了,一辈子等于都完蛋了”。他哥哥很惭愧,就开始改变他的态度,变得很清廉。

2、卢叔叔对待十七年的朋友:卢叔叔认识这个朋友时,他朋友正如日中天,生意做得很大,资产很多很多, 但是那个时候已经看出来,他很有可能往后财富会保不住。因为当一个人在很有钱的时候,奢靡之气一沾染,再多的钱财也会败尽。而且不止沾染了奢侈之气,很有可能傲慢,不可一世的那种坏习惯都会在这个过程养成。当一个人傲慢的时候,他就会轻率,就很有可能下错一些判断,再多的钱都会耗掉。后来确实事业也荡下来,还负了点债。当他在负债的时候,所有的朋友都不见了。就在他最低潮的时候,卢叔叔每个礼拜坐好几个小时的车,来帮他解决财务问题。不只不收他钱,都自己掏腰包来来回回帮他处理很多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建立了更深的信任、情谊。所以就等到十七年后,因缘成熟了。一个人真正要把人生走圆满,绝对不是有多少钱、有多少权势,而是有多少智慧才行。

3、卢叔叔善巧方便劝诫身旁的朋友 :卢叔叔在澳洲学习时同寝室有八、九个人,桌上有很多垃圾,显得比较杂乱。卢叔叔一句话也没有讲,总是在朋友聊完以后,默默的把寝室、浴室或者是洗手台的脏东西捡起来,把流理台擦得很干净,然后才去睡觉。日复一日就这样做了差不多四、五天,突然有位朋友就站出来说:你们还这样乱扔,你没看到人家每天给你们整理的这么干净,你们不会觉得太过分了吗?所有的人都很惭愧,都低下头来。从此以后寝室干净多了!所以卢叔叔不以言教而以身教,就让所有的人都警觉到自己应该维护这个环境的整洁。

4、蔡老师搽桌椅、倒垃圾:蔡老师念师范院校时,第一天上课去的较早,看到教室有灰尘,就找了一块抹布搽桌椅,上课后同学进来也都坐得很安稳。当有这一念为他人心的时候,就已经在跟身旁的人沟通,所以蔡老师跟班上每一个同学都相处的很好。蔡老师还主动每天丢教室的垃圾,结果丢没有多久,同学就跑过来对蔡老师说:你别丢了,我们来就好。所以确确实实朋友之间,一定是要先自己用心去付出,我们这颗心就能唤醒每个人向善之心,互相体谅之心。

二、如何教导孩子将“亲有疾药先尝”的精神落实到现代生活?

“亲有疾,药先尝”:父母生病的时候,都是儿女先尝尝看这个药的热度会不会太烫,不会太烫才端给父母吃。这也代表孝子面对父母生病的时候,他都是随侧在旁的照料。

在现代生活中,父母生病,端白开水时要考虑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热。当父母生病或有紧急状况时,为人子女应该懂得危机处理,如:妈妈刚好有高血压突然倒下去,应该知道救急的药物在哪里。急救的电话要打119、110。还有其它最亲的亲戚的电话,这些都要让孩子随时知道,让他在遇到的时候懂得处理。甚至于是当父母卧病在床,都要让孩子晓得,甚至于让他有做的机会。他在做的过程中能够做事愈来愈细心,愈能体谅到病患的痛苦在哪里,或者他的需要在哪里。所以,这是“亲有疾,药先尝”。

三、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提升聪明智慧的秘诀是什么?

俗话说“医生可以医病,不能医命”。很多很有钱的人,他也不能长寿。所以人要能长寿,也要如理如法去求,天地之间,只要如理如法去求都可以求得到。财布施是得财富的真因,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长寿的秘决是: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无畏”就是让别人免于恐惧,这个叫无畏。如新加坡一百零六岁的许哲女士,她不断的帮助别人免于这些病痛,甚至是生活的苦痛,她都是主动去帮忙。她是五十几岁才去学当护士,那一分精神真是让人很感佩。她时时都在帮助别人,都在解决别人的痛苦,所以她就得健康长寿。一百零六岁走路很快,讲起话来也很有精神,都看不出来已经一百多岁了。所以,真理是要透过我们自己去印证,这样你的信心才会很足。

蔡老师八十四岁的爷爷中风了,医生说不敢开刀,但整片血管都塞住了﹙一般中风是一条!这是整片血管塞住了﹚,所以就等着办后事。蔡老师就跟他父亲说,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要拿属于爷爷的五万块钱去做无畏布施。在和爷爷也沟通后,就赶快拿钱去做国际赈灾,去帮助这些困苦的人。结果蔡老师爷爷在加护病房住了五天,就移到普通病房。所以确实要去印证。后来出了普通病房,医生又说八十几岁的人中风,不可能会走了,要做好准备。蔡老师就跟爷爷相约,蔡老师下一次回来要走给蔡老师看。因为净宗学院在培养很多弘扬圣贤学问的老师,所以蔡老师也带了钱以爷爷的名义去那里布施。刚好捐完当天蔡老师爷爷就能走路了。所以很多真理,绝对要用至诚的心去求证,绝对圣人不可能讲妄语的。“亲有疾,药先尝”,除了治他的病之外,还要治他的命,当一个人的无畏布施愈多,身体才能愈健康。

提升聪明智慧的秘决是: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蔡老师去考师范院校,就到补习班去补习,因为很多女同学数学、物理、化学比较差,蔡老师就常常花时间,把不会的问题告诉她们。其实在教同学的同时自己得到最多,因为同学是要把这一题学会,蔡老师是必须要把她教会,所以思考要愈清晰、愈深入。蔡老师教别人数学,自己很少去做很多题目,结果考试第一年数学考了九十分,满分是一百分。第二年考代课老师考了八十八分;第三年还是考八十八分。这个代表当初法布施,当初很欢喜的把这些方法告诉别人,自己的逻辑思惟的能力就愈来愈上升。所以确确实实,法布施得聪明智慧。

四、“丧三年常悲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丧三年,常悲咽”是指父母已经去世了。在《孝经》里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我们用恭敬心,用一种让父母欢喜的心去奉养他;“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就是在办丧事的时候,要感怀父母的恩德,在祭祀的时候要很庄严肃穆,不忘父母的教诲,这是一个孝子应该尽的本分。所以丧礼的时候要办得庄严肃穆,不要吵吵闹闹。有时候办丧事还请一大堆人来帮忙哭,这个没有什么意义!应该是父母的恩德常常记在心上。欧阳修有一句很好的教诲“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祭祀再祭得多好,不如在父母生前好好奉养,更有意义。生前不奉养,死的时候花一大把钱,那真是太颠倒了!

所以现在父母健在要非常珍惜,好好奉养;父母走了也会觉得很踏实、很安慰,毕竟已经尽力了。古代有一句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遗憾绝对不要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如果父母已经离去了,也可以再尽孝心,只要尽心尽力“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就能“以显父母”。而且又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让家族的血脉能够愈来愈好,这也可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所以丧礼办得庄严肃穆,可以依照父母的心愿来做。而在丧礼当中,我们也是所有的家族,缅怀我们的父母这一生对这个家族所做的贡献,也有父母对我们这个家族的期许,透过丧礼来传达。

“丧三年”,这个“三年”是古代的礼仪,要服丧三年的时间。“常悲咽”是一个孝子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情绪。因为孝子几十年来念念都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当父母一离去,他很难接受,只要又想到父母,他的眼泪忍不住就掉下来,所以“常悲咽”。因为有这种感怀之情,才会“居处变,酒肉绝”,所以“礼”其实是发自一个人的内心,自然做出来的。所以“居处变”,自然而然对那些挥霍、那些酒肉就不想吃,所以“酒肉绝”。

五、“丧尽礼祭尽诚”这句经文的意义是什么?

“丧尽礼,祭尽诚”,“祭”就是每年固定的时间祭祀父母,这是我们中国人很好的美德,所以有宗祠。《朱子治家格言》也提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论语》也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只要常常想到就是因为有父母、就是因为有祖宗,今天才有我们,时时有这样感恩的心,人心就会很厚道。祭要尽诚,每次的祭祀不一定要搞得很复杂,但是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做给我们的孩子来学习。

六、教孩子“孝顺”的方法有哪些?

教孩子孝最重要是“以身作则”,第二个要“亲师合作”。老师也教,家长在家里又配合,孩子行为很快就能循规蹈矩。第三是“夫妻配合”。如:父亲教孩子要孝顺母亲,爸爸就说:儿子,你可以不要孝顺我,但是你一定要孝顺你妈妈。因为你妈妈当时怀孕的时候多辛苦,每天在那里呕吐。父亲就把母亲所有的辛劳,都把它娓娓道来,父亲讲得愈真诚,儿子可能听到一半,眼泪都掉下来,他知恩就能够报恩。所以先生这么讲,就可以让孩子对母亲的恩德懂得去观照,懂得去珍惜。而母亲要帮父亲讲话,要告诉孩子,父亲工作很辛苦,让他去体会父亲每天的辛劳,他自然而然对父亲生起恭敬的孝心。不管先生有做哪些不好,要做到“隐恶扬善”。如果太太净挑不好的,孩子对他父亲根本就不尊重。人一定都是好坏参半,常常都对孩子说他父亲很好,孩子就对父亲说:爸爸你那里很好,你这里也很好。父亲一看到儿子这么瞧得起我,那我应该更珍惜,更奋发图强,要对得起儿子的这一分支持,自然而然他就会往好的去发展。所以教孝还可以夫妻共同来配合。 教孝第四个是“教育的原则要一致”,也就是要有共识。自助而后人助,用我们的真诚付出,自然而然就能够让身旁周遭的人慢慢取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