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篇目是《看不见的爱》。

一、说教材

《看不见的爱》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很感人的课文,初看之下觉得很平常,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才知道打弹弓的孩子原来是一位盲童。平凡的动作,从容的神情,简朴的话语,却体现着母亲对孩子非同寻常的爱!

二、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词典、结合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3.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母亲执着的爱,明白做事要有锲而不舍精神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读描写母亲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描写男孩和母亲的语句,体会母亲不同寻常的爱,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四、说教法

我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小事中也有母爱,母爱就在身边,母爱无处不在。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时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因此我的将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

1.导读,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学生齐读课题,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课题中哪个字是重点字?”“文中讲了谁对谁的爱呢?”“为什么说这份爱是看不见的?”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和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也可以为学生深入体会文章内容作铺垫。

2.初读,感知文情。 学生自由读文,对文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明确了课文中讲了哪几个人物,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并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研读,畅谈感受。 运用男女对读、有感情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读一读,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

(2)说一说,母亲为什么要陪着孩子打弹弓,并且要一直捡着,递着?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的石子吗?母亲为什么要一直安详地微笑着?

(3)画一画,母亲的这份爱,这份鼓励和支持,孩子感受到了吗?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通过作者的描写手法体会人物个性;采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作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修辞手法去理解句子,让学生体会到盲童虽然看不见母亲眼中的爱,但是能用心感受到。这份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孩子对生活的爱。

4.品读,触击心灵。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书”中,成为作者,成为文中的人或物,换位阅读。此时再问学生,为什么课题叫做《看不见的爱》?猜测平日里这位母亲是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处的? 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文中描写的母爱犹如轻风细雨,渗透在男孩的生活细节中,母亲的支持与信任陪伴着他成长的每一步。

5.课外拓展。 回忆生活细节,将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写在日记中。正所谓“读写不分家”,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提高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看不见的爱 母亲 男孩 微笑地递 不停地打 支持 坚持 母爱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