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性”和“性别”

一位年轻的妈妈曾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父母及3岁多独生女儿。故事是由洗澡引出的。

一连几天,妈妈发现,每当父亲一关上厕所门开始洗澡时,女儿便蹬蹬地跑到厕所门前敲门说“我要尿尿”。这时里面正在洗澡的爸爸只好大喊:“孩子她妈,快来拿尿盆!”一天,又是当爸爸关上门洗澡时,小女儿又重演尿尿的程序,只是这次非要进厕所去“尿尿。”爸爸在里面恼羞地喊着:“不行!”妈妈也在外面责备女儿“怎么这么讨厌!”因为爸爸妈妈都分明察觉女儿不是要尿尿,而有其它目的。过后,父母背地里一起探讨,难道孩子这么小就对异性的爸爸洗澡感兴趣?这对年轻的父母安排了这么一个场景——又是一次爸爸关门洗澡,女儿又重复地表演“尿尿”的游戏,这时爸爸再也没有惊慌和恼羞地叫“孩子她妈,拿尿盆,”而是大声对女儿说:“自己进来拿尿盆!”女儿推开厕所门,只见爸爸赤身在热气腾腾的喷水下冲洗头发,背对着女儿,并大声嘱咐道:“出去后,把门关上!”奇怪的是,从此,女儿再也不在爸爸洗澡的时候喊着要尿尿了,而且这位年轻的母亲告诉我,更奇怪的是,女儿进厕所甚至都没有仔细地或好奇地去打量爸爸的身体。

听完这个故事,我告诉这位女友,你们的设计很好,因为故事中孩子好奇的根本不是“性”,而是一种“差异”。这个差异或许是妈妈洗澡的时候不插门,而且她可以随便进去小便和拿尿盆,而且妈妈从来不会洗澡时惊恐地大叫“孩子她爸,来拿尿盆!”孩子看到“差别”,就要探究,这是本能,极为正常。她可能都不知道这是性的“差异”,只知道是爸爸不同于别人的“差异”。

儿童一方面是很早就在学习和模仿性别角色,我们称为性别角色社会化,如女孩学着使用头巾,进行“时装设计”和“时装表演”,男孩学着大老板样,动不动就使用“大哥大”;另一方面,儿童又是全然不解成人世界关于男女性别和性的社会性和生理性的内容。他们看待男女性和性的差别,如同看待黄皮肤与黑皮肤、大胖子和小瘦子的差异一样,是非常乐观和简单的,包括对生理器官的差异的认识,也是停留在“男孩有小鸡鸡”、“女孩蹲着尿尿”这种非常直观和感性认识的水平上。从这一点来讲,孩子是非常天真的,也是非常单纯的。然而可笑的常常是已经理解了性别和性的社会内容和生物性功能的成人,会自觉不自觉地“谈性变色”,尤其是看到小小的孩子嘴里冒出些“男”、“女”或“爱”这类字眼,看到孩子对性和性别好奇时,常为其大光其火,或是斥之“不准打听这种事情!”“小孩家家问这个,真羞人!”或是用像打量怪物的眼神盯着孩子“你怎么能想到这么个怪问题。”儿童对性,甚至性别的神秘感和羞耻感就在对性和性别还不知不解的情形中产生了,而且这种神秘感和羞耻感是不利培养他们健康、明朗的人格和性别观念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